•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經商之道 > 綜合管理 > 正文

定戰略,要先回答“為什么”!

來源:妞妞網 食品飲料經商之道 | By 東仔 2014-10-15 瀏覽(806)

 到底想把企業帶到哪里去?企業家首先要結合企業的遠景、使命與核心價值觀。原因很簡單,你絕不可以拋開企業為什么這個前提去談什么戰略。

 戰略話題是企業家感興趣話題之一,應該僅次于對營銷的興趣度。戰略是告訴企業走什么道路(捷徑)才能賺錢,營銷是講具體以什么手段把錢裝到兜里。目的是一樣的,無非一個是大方略,一個是小手段。這是對戰略的戲說,正經說起來,戰略是企業為達到某個特定的目標,經過各種分析,對可能的幾種路徑進行的一種選擇。

 從企業管理的大邏輯來看,戰略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解決企業為什么的問題,即企業為什么而存在?為什么要做這個企業?這個問題解決了,才是企業做什么的問題?戰略是解決這個層面問題的。再往下才有怎么做的問題,包括組織結構、各職能管理體系,等等。比如營銷管理體系是這個層面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梳理下來我們就清楚了:企業管理一定是按照Why-What-How這個大邏輯排下來的,這個順序一定不能錯。可惜,我們中國企業的領導者們(特別是民營企業的領導者)往往把這個順序弄錯,他們最關心的往往是那個How的問題:營銷體系怎么搭建啊,人力資源系統怎么組織啊,制度流程建設趕快搞起來啊,信息系統是不是發揮作用啊等等。這些具體的管理板塊不是說不重要,而是說一定要按照那個大邏輯順序來考慮。如果你不解決企業為什么的問題,也不解決企業做什么的問題,就直奔主題,就說我們怎么賣吧。這是小販賣雞蛋的做法,賣導彈(真正商品)是斷然不能這么做的。我們可以從30年來中國企業的實踐結果來反觀這個理論。我們就看兩端:那些少數優秀企業恰恰是按照這個大邏輯操作的,所以發展得非常好,也能經得起經濟危機的考驗;而絕大多數企業過得不好,靠早年的黃金年代掏了一桶金,金融危機一來就不行了。道理很簡單:兩個最重大的問題不考慮,甚至第三層的那些職能管理體系也沒搞好,只對銷售廣告感興趣,這樣的企業一定是搞不好的。

 戰略怎么搞?仍然要沿著Why-What-How的邏輯考慮。在企業為什么的大前提考慮清楚后,首先要考慮戰略為什么的問題。在戰爭年代,這個問題比較簡單。你不考慮戰略,戰爭就打不贏。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開始爭奪天下。誰先奪取了東北,誰就在戰略格局上占了先。這時什么都不要,也要去搶這個地盤,這就是當時最大的戰略。共產黨不怕打亂組織系統、軍隊系統,不管有多混亂,還是先一步奪取了東北。遼沈戰役時,是先打長春還是打錦州,共產黨面臨一個重大戰略選擇:打長春會比較容易,傷亡也會小,但是會把敵人逼近關內,將來的仗不好打了;打錦州風險會非常大,傷亡也會很大,可一旦打下來,會全殲東北國民黨軍。這種戰略問題一旦失誤,歷史就會重新改寫。商業戰場其實是類似的。你不考慮企業戰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沒有贏的希望。所以對于企業(特別是略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戰略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

 第二個問題:戰略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在對外部與內部的各種情況進行透徹地分析的基礎上,對未來形勢有個準確地判斷,然后選擇一條達成目標最佳的路線。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關鍵問題要注意:

注意與企業為什么大前提的結合

 做戰略時,一定會將企業的愿景、使命、價值觀放進來首先考慮,為什么會這樣做?很簡單,我們絕不可以拋開企業為什么這個前提去談什么戰略。那樣的話再好的戰略也是偏離大方向的戰略,或者不是你的戰略。所以我們提出:企業發展戰略首先是企業家的企圖心!就是要問企業家:你到底想把企業帶到哪里去?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當然要結合企業的愿景、使命與核心價值觀。比爾。蓋茨的企圖心就是讓全世界人們都用上電腦(當然是裝有微軟系統的電腦),所以微軟的所有戰略必然就會圍繞這個企圖心去考慮;柳傳志的企圖心是以信息技術實現產業報國,那聯想的所有戰略也會圍繞這個愿景展開。

外部分析比較容易,而內部分析不容易

 外部分析是指對社會、政治、經濟、競爭對手等形勢的分析。這些是分析別人,相對比較容易;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這些外部形勢的數據都是分析之前的,用歷史數據或者靜態數據不一定能代表一個動態現實的情況。內部分析就比較難了。俗話說:看別人容易,看自己難。難就難在不容易客觀,看自己的優點會比較多,而缺點會比較少。這是企業制定戰略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特別是很多企業是隨著改革開放大潮應運而生的,他們往往會把因機會獲得的成功算在自己優勢的賬上。同時對自己的劣勢看不清,或者說不愿意看清。因自身能力不足而使戰略舉措流產的案例很多,這點是特別要引起注意的。

注意對核心競爭力的研究

 對于一個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最容易產生的誤區是認為諸如技術、品牌、文化就是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本質性的錯誤認識。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爾的經典定義,核心競爭力指的是那個組織內的人所擁有的能力。比如你說你有核心技術,技術本身不形成競爭力,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具有核心競爭力。這個概念在盤點企業內部能力與資源時變得格外重要。特別是當企業面臨戰略轉型時,能否轉型的一個重要依據是你是否在轉型領域具備核心能力,或者再直接點就是是否具備一批擁有核心能力的人。另外,當企業希望拓展到新的業務領域,一個基本規則是:那個領域是否在你的核心競爭力的可延展線上,如果不在,那就是盲目拓展,失敗的風險很大。我們中國企業不太看這些,一般是看什么業務賺錢,就蜂擁而上,結果大多數都輸得盆干碗凈。其實原因就在這里。

注意對商業模式的研究

 商業模式與戰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不是一個概念。商業模式是指某一商業領域里的基本運作規則與盈利機制等。商業模式看準了,企業的戰略至少成功了一半,而且代價很低。所以研究戰略一定要研究商業模式。在現代日新月異的商業社會里,各種商業模式都在迅速的演變中,動輒即可引起革命性的變化,形成行業重新洗牌。比如商品銷售場所的變化:最早是普通商場,有售貨員在柜臺賣商品;超市的出現,打破了規則,沒有售貨員,顧客自己選購,最后統一付款;電商的出現,徹底打破了規則,店面都沒有了,顧客坐在家里選購商品,由快遞送貨上門;如果你是在做商業領域,你不研究這些商業模式的巨大變遷,你一定會死得很難看。所以一個好的戰略,一定會包括那個領域的商業模式研究。

 真正做戰略研究或者戰略規劃是有一定套路的。一般有三個階段:一是看企業現在在哪?二是看企業打算去哪?三是看怎樣才能去哪?第一階段,就是里里外外做各方面分析,外部市場分析、競爭環境分析、商業模式分析、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分析。外部分析還要有標桿企業研究,把同行業特別值得借鑒的企業研究透。內部分析包括自身優劣勢分析、核心競爭力分析、可延展核心能力分析等等。這些分析一定要客觀、真實,特別是對自身劣勢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有了這些分析,戰略就有了基礎。

 第二階段是研究企業打算去哪,也就是要制定戰略目標。為了制定好戰略目標,首先要把企業為什么的問題再次梳理清楚,即企業的愿景使命價值觀到底是什么,使得后面的戰略目標不會偏離方向。戰略目標要定得具體,而且不僅包括財務目標,還要包括管理目標,人的能力目標等內容,這些目標要以時間點作為里程碑。目標定好后,還要對幾個大的方向做出選擇:主要包括商業模式的選擇、產品方向的選擇、競爭地域的選擇,等等。

 第三階段是研究如何實現目標,這部分是戰略研究(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戰略能否落地。一般是以戰略舉措以及所需資源具體展開的。每項戰略舉措都要具體、有依據、可執行。要說明為什么要這項舉措?該舉措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可借鑒的案例有什么?需要什么樣的資源配備?人力物力財力一一列明。總之,這部分內容做好了,未來戰略的落實才有保障。

 一個好戰略的標志不一定是與后面的運作有多么高的契合度,它的最重要意義是通過制定戰略的過程,使得企業經營者心中有數,知己知彼。從而保證企業發展的大方向的正確性。至于戰略目標的達成度有多高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像一些國際成熟企業可以做20年的戰略規劃,這種規劃強調的就不是硬目標的達成度,而是那些戰略方向是否正確(比如戰略性產品是否適時推出了),一些軟性目標,如管理目標、人員能力目標等是否達到了。這些目標的達成對于企業才是具有戰略意義的。

【延伸閱讀】

全新管理時代的愿景與戰略

 一個嶄新的時代,全球領導者、組織、社團都面臨著各種未知的變數以及一個尚未被定義的未來。我們社會組成中的各類未來組織,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走向成長和繁榮,已成了一個關系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本書闡述了明日的組織該如何在這個迅疾變化的時代發展壯大,書中舉出了許多令人驚嘆的案例,展示出不同領域的組織機構是如何創造出有力的組織文化的這樣的組織文化倡導授權,并且改變了所處的行業和社區。對于未來的組織,觀察對象有創業者,也有大公司;有非營利組織,也有大學。書中還提到了3種截然不同卻高度互補的觀點:兼容并蓄、整合、扁平化。

核心價值觀帶給寶潔的戰略動力

 本書講述了世界頭號日用消費品企業寶潔公司的30多位前任經理人是如何運用寶潔的核心價值觀領導各行業的企業并取得成功的經歷,探究了具有戰略性的核心價值觀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闡述了價值觀與營銷舉措密不可分的觀點。該書會讓你領略寶潔的基本價值觀在財富500強中掀起的一場領導力變革之風。

 李方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企業戰略與文化專家。英國雷丁大學博士。曾任聯想集團技術發展部總經理等職。著有《我在聯想的七年》、《死去還是活來》等書。在企業戰略、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等方面有10年深入的研究與管理咨詢實戰經驗。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核心內容:戰略 | 類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