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揚子江品牌動態

揚子江傳統食品發展史

食品飲料企業品牌新聞休閑食品 By 賀小壞 閱讀(906) 2015/1/16

 提起老字號,別以為都是祖傳家業,子孫繼承。如果說是繼承,作為揚子江乳業公司后人的梅紅運,繼承的只是揚子江這塊照片的無形資產。梅紅運1984年頂職進公司,1993年因企業經濟效益不好而進行全面改制,他也隨“全員買斷”而“失業”。但他“下崗不自棄,失業不失志”,帶領十幾名下崗職工,將大家“買斷”的錢籌集到一起,白手起家,從創業初期的幾塊案板發展成為占地15.6畝,一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和生產設備,上千名員工,專業生產涵蓋烘烤、油炸、蒸煮、熟粉、糖果、魚罐頭七大系列、300多個品種的大型食品企業,這些食品都是正宗原料、傳統工藝、古法原香,并相繼通過了ISO9001:2008的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從1997年至今,已獲得產品質量信得過品牌、消費者滿意商品、中國名點、中華國餅等獎牌89塊,產品通過各大超市公司、各大食品展會和50多家代理商、經銷商銷售全國乃至國外境外,銷售產值過億元。梅紅運在2009年全市560多家知名企業評選中榮獲武漢地區第七屆創名牌十大優秀人物,2010年和2011年再獲湖北武漢十大綠色食品品牌精英和精神文明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和梅紅運突出貢獻人物的榮譽,2011年3月被授予“中華糕餅研究院研究員”稱號。今天的梅紅運,已成為湖北武漢烘焙行業內名符其實的領軍者。

那么,梅紅運是如何運作他的這家企業,把揚子江做大做強的呢?

人本為懷

 1993年,在新組合成立的“揚子江乳業食品有限公司”股東大會上同志們一致推舉他這位在“揚子江”歷練了九年的原承包人為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作為企業的領頭人,面對武昌彭劉楊路的一家僅有生產用的幾張案板和幾十平米營業場所的門市部,他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提高企業的經營實力,讓揚子江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招商引資擴股?開發新產品、打開新局面?梅紅運想的很多,最后的結論是:辦企業沒有遠見卓識、能預測市場的能人不行,尤其是食品企業,沒有技師,沒有搞研發新產品的高級技師更是不行。以此,按照他的思路——慧眼識人,第一個進入梅紅運視野的就是在食品行業頗有名氣、當時年已近70歲的退休職工李良慶師傅。提起李老先生還真有些“底氣”:他出生于糕餅世家,從祖父起家里就開始經營福源祥糕點作坊,生產的寸金糕、姜糖、花嵌糖而享譽祖孫三代,李良慶本人從江西做到湖南,再從湖南做到湖北;食品烘烤業內從中點做到西點,食品中的主要產品如月餅、粽子,從蘇邦做到粵邦,生產工藝無一不曉,無一不精;還有一位能人是與李老先生同一時代,年齡還稍長一些的王玉蓉女士,也是一位退而未休的老人,在當年不時興評定技術職稱的時代,她那“拉糖皇后”的雅號就已經在武漢食品行業內廣為流傳。當梅紅運向他表示聘請意向后,對方老板卻開出了要三名技工換這位“皇后”的條件。梅紅運求賢心切,當即拍板敲定“以一換三”。這兩位“千里馬”被請進公司以后,李良慶老先生一直被安排擔任產品研發一職;另一位“拉糖皇后”呢?這里需要順便說一下的是,當時民營企業采取的管理模式較普遍的是家族式管理。而梅紅運則從有利事業出發,一開始便引入了股份制企業現代管理模式。他認為,“拉糖皇后”擔任公司經理職務,更能發揮她懂經營、善管理的長處,于是他主動讓賢,聘任王玉蓉女士擔任了經理一職,加上上級派來的一位黨支部書記,這就形成了以董事長梅紅運為首的現代企業的、團結和諧的企業管理團隊。正是這個團隊,帶領企業很快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常懷“人本之心”的梅紅運,不僅善待企業的管理團隊和特聘人員,對一般員工也照樣“寬待”。或者說“寬以待人”是梅紅運“企業人本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對社會安定團結做貢獻,他先后接受社會安排600余人到公司就業,其中殘疾人有20多位。他認為,企業的事實大家的事,員工的事是企業的事。國家規定企業要為員工買五種保險金,即使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為職工買保險也從不拖欠;他視員工如親人,職工家有紅白喜事,無一例外地登門慰問;有的員工結婚,他送彩電、冰箱到家或送錢送物上門。員工高曉明因重病住院,梅紅運花了4.5萬元,終于挽救了他的生命,高曉明視梅紅運為再生父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梅紅運帶頭響應“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和諧”的號召,堅決做到“不裁員、不減薪”,克服困難,妥善解決上千名員工的生活來源;2009年下半年,全國遭遇用工荒,春節后,當時800多名員工中只有5人沒有來上班。2010年,公司少數員工被江浙企業來漢“挖墻腳”,不久,這些員工又回到了公司。對這些吃“回頭草”的員工,梅紅運不僅大度地接納了他們,還反省自己,盡可能提高員工待遇,做到對全員在淡季只工作6小時,旺季加班付雙倍工資;為了對員工兌現包吃包住的諾言,改善員工住宿條件,寧可把門面房收回來不出租,也要讓員工住得寬敞些,使員工感到有做人的尊嚴。少數有過“跳槽”經歷、吃過“回頭草”的員工從此更加懂得忠誠的可貴,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崗位,更加努力地工作。

 梅紅運的“企業人本觀”還有一點是“慈善濟人”。他認定的理念是:企業是社會的經濟細胞,消費者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企業的資源來自社會,社會有困難,企業有責任分擔、回饋。他常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不應該看他取得了什么。”他一直認為,企業發展到盡頭,是黨和各級政府及社會支持的結果。作為一位無黨派民主人士,他常懷“慈善濟人”之心,每年端午、中秋和春節三大傳統節日,他都主動帶上揚子江食品前往社區及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送去愛心溫暖;凡政府組織的救災支援活動,他都積極參加支援和奉獻;聽說某人遇到天災人禍,他都慷慨解囊,以至發動公司員工捐贈。當四川汶川發生地震災害以后,他在第一時間組織員工捐款,他個人在公司月工資只有4000元,可他帶頭捐出2萬多元。不僅如此,還積極與市慈善部門聯系采血車,希望能為災區人民獻上一份綿薄之力。近兩年,他還收養了兩名社會孤兒撫養在自己名下。這些善舉,公司員工全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現年已81歲的李良慶老先生說:“梅紅運是個忠厚老實的好人,他待人好,大家心情舒暢,都愿意幫他一把,把公司搞得好些、更好些!”梅紅運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悄無聲息地吸引著公司千名員工,把大家團結在一起,為實現“揚子江”跨越發展宏圖而努力、再努力!

市場為先

 梅紅運請來了李良慶、王玉蓉這幾位糕點大師,他的事業無異于“如虎添翼”,一天一個樣了!他們開發的一個新產品是當今人們不屑一顧的發餅。在上世紀90年代,這玩意在市場上都是大塊頭,銷量也很一般,但他是大眾化食品,類似中式面包,食之果腹。以李良慶為首的“揚子江”產品開發團隊認為,這個品種有開發價值,主要是它適合揚子江這類手工食品小作坊式的資金和技術條件。于是,他們從產品的內在原料、外在形狀上加以創新。原來市面生產的發餅,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加米酒發酵而成,經揚子江開發以后,在原有基礎上,加上蜂蜜和牛奶,成了牛奶發餅,營養成分大有提高;也改成了小圓餅,每500克32個,可當休閑零食,一口一個,越嚼越有味,更適合老人和小孩,特別是兒童,可當奶糕食用。新產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他們那個在武昌彭劉楊路的小門店根本張羅不開,梅紅運只好面向武漢三鎮大街小巷的副食店、車站碼頭上的小賣部,最大的銷售網點是中南商都、黃鶴大廈等門店。這個很不起眼的“小法餅”,當時一天能賣三噸多。這對揚子江公司來說,相當于放了一顆“衛星”。從此,他們告別了作坊,企業開始走上了規模生產的軌道。

 揚子江產品產銷有量了,企業該向哪里發展,市場的位該怎么定?梅紅運認為,既然公司在傳統食品產銷方面開了一個好頭,就認定了生產傳統食品這個方向,就要在傳承創新上做足文章,要面向中國傳統的端午、中秋、春節這三個節日市場,開發粽子、月餅、酥糖、京果這三個傳統節日的主打產品。這時他又聘請了上海老字號專家——居朝華總工程師與李良慶老先生一起負責新產品開發,時任經理的“拉糖皇后”兼技術顧問,加上多位做中式糕點的技師和新招聘來的大學生,很多形成一支新產品開發專班,一大批傳統食品如粽子、月餅、港餅、荊楚漢餅、麻糖、麻果、云片糕、桃片糕、步步糕等各類傳統優質食品相繼問世。

 隨著新開發的產品不斷增多,產量不斷增加,質量的提高,1997年,“揚子江”糕點在中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這如同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樣,此時的“揚子江”,產品已被市場認可,企業也開始在社會上小有名氣了。但產品開發團隊認為,這應該看作是“揚子江”起步的開始。李良慶說,“產品只能領先市場于一時,難保引領市場于一世。”這一經營理念梅紅運十分認同,并以此不斷鞭策自己: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以市場為先,使企業永遠保持不斷創新發展的態勢。比如該公司生產的月餅,從傳統的蓮蓉、豆沙、五仁開始起步,當市場追求好吃、好看、有營養、有特色的月餅時,他們馬上又奶酷酪廣月、奶油冰沙、核桃酸奶酪、黃金甜玉米的新品種月餅應市;當消費者青睞綠色、健康、安全、環保的月餅時,他們又推出產自北美地區的蔓越莓和冰酒做餡料的月餅,既保留了蔓越莓睡過的酸甜和營養,又含有酒香,吃起來符合人們對綠色、健康、特色食品的企求。在制作方法上,有的廠家用機械取代手工,但“揚子江”一直堅持手工制作,但產品保持“古法原香”。正因如此,揚子江月餅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烘焙技能比賽、全國月餅技術比賽中獲“優質月餅”和“團體賽金獎”,2008年被中國食品協會評為“中國名餅”,2009年評為全國“最佳傳統月餅”,2010年評為“年度中國著名月餅品牌企業”,當年產銷量達到800噸。

 梅紅運的“市場為先”的經營理念還體現在2011年年貨組合包裝創新上。他說:“以前武漢人春節走親訪友送京果、雜糖,都是簡易的袋裝,很多品種品嘗不到。”為了滿足人們對食品精細化、多樣化的需求,他學習臺灣、福建等地流行“伴手禮”的做法,將多個不同的小食品組裝于一個禮盒之中,這種禮盒“揚子江”今年推出20多種,在38種年貨品種中,禮盒銷售占了5成,禮盒成了公司大受市場歡迎的銷售年貨的載體。

 不斷地使“揚子江”產品進入新的渠道,是梅紅運經常關心、創新的又一個領域。到了2010年,“揚子江”產品經中百、武商、中商、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公司進入了省市300多個大小賣場,實現了超市領域全覆蓋。在一般經營者看來,這已經是很不錯了,但梅紅運的市場目光定位是立足湖北武漢,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在這個總體目標下,不分渠道大小,只要有利于產品銷售,他都積極參與。為此,他積極參加全國各類食品展會,大力推銷公司產品;主動發展代理商、經銷商50多個,通過二手環節銷售公司產品;電子銷售網絡是年輕消費者的最愛,他不放過這條渠道,組織專人負責銷售。武漢商業吃穿用商品大聯展,春節只展銷9天,這一機會也不放過,通過聯系,積極參與,9天銷售30余萬元;他發現餐飲酒店也能銷售揚子江食品,他就主動上門,今年成功與中國十大餐飲品牌武漢艷陽天酒家達成合作意向,使消費者在艷陽天省內外的20多個分店,都能買到“揚子江”月餅和其他食品。正是由于梅紅運不斷創新的市場銷售多渠道策略,2011年底公司生產600多噸年貨,在2012年的2月以前基本銷售一空。

知識為大

 武漢解放前,漢陽蓮花湖畔,集聚有一群養牛戶,為首的名叫梅成宗,他原一名孤兒,3歲時死了父母,由兩個哥哥梅昌云、梅昌華撫養成人。日偽統治時期,被迫幫日本人做飯,過著奴役般生活。日寇投降后,勤勞的梅成宗靠做臭豆腐干子維持生計,稍有積蓄,便從事養牛擠奶為生,逐步發展到喂養十多頭奶牛出售牛奶。有時牛奶賣不出去,就將鮮奶和上面粉做“雙色麻花”賣,由于這種牛奶雙色麻花有泡、酥、脆的食用效果,生意蠻不錯,后來逐步發展到生產奶油蛋糕、奶酥面點等具有湖北傳統的特色食品,這樣一直做到1956年公私合營。當時以梅成宗為首的50多名“小資本家”被接受對私改造,合并組成“武漢國營畜牧場”,梅成宗為畜牧場股東成員之一,當年這個畜牧場因興建武漢長江大橋而拆遷到武昌曬湖堤,直到六十年代初更名為“揚子江牛奶公司”,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梅成宗先生退休。

 1968年,梅紅運就出身在這樣一個小資家庭,當時生活都不富裕,梅紅運也沒讀什么書,1984年,16歲的他就頂父親之職進了揚子江牛奶公司,搓麻花是他的拿手活計,直到80年代末,梅紅運才以承包人的身份,與武漢揚子江牛奶公司簽訂了單向承包協議,正當他要在食品加工這個單項上“小試牛刀”時,1993年“揚子江”因整體經濟效益不好而實行全面改制,梅紅運因改制“買斷”而“失業”。所以,我們說梅紅運此后經營“揚子江”是白手起家,不是繼承祖業資產。

 現在看來,梅紅運確是一位有才華智慧和遠見卓識的青年企業家。我們這樣說,不只是認可他成功地干出了一番事業,而是在于他事業有成之后仍舊對知識的孜孜以求。他深刻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在社會生產力已經發展到高科技為重要手段的時候,沒有知識是難以駕馭一個現代企業的,因此,他在百忙中堅持學習,不斷“充電”,不但順利通過了食品高級經營師的資格考核,還選修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經濟管理學的全部課程,圓了他的大學夢,加強了自身文化修養。他深知,面對現實,他經營的企業已在江夏大橋新區新購土地107畝,馬上就要動工興建,一個全新的“揚子江食品集團”即將大手筆進行科學謀劃;面對將來,他正值中年,未來將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現在,他一邊工作,一邊正在武漢理工大學攻讀產業經濟學博士,其目的就是為了學以致用,為了實踐“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復興大武漢增光。所以,他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使知識與事業同步發展,把有限的人生貢獻給博大無垠的未來社會!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康師傅

揚子江

武漢市武昌揚子江乳業有限公司坐落于風景迷人的武昌南湖湖畔。是一家專業生產中國傳統手工食品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查看本品牌>>

對揚子江品牌有興趣,在線留言咨詢

您的姓名:
*必填
聯系電話:
*必填
聯系微信:
回訪時間:
代理區域:
*請選擇您想代理的區域
留言內容:
 


我已閱讀并同意隱私權相關政策
驗 證 碼:
 
溫馨提示:留言后即可查看聯系方式并享受廠家更多優惠和支持!

快捷留言>>

核心內容:揚子江乳業

品牌熱榜

 
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