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經商之道 > 綜合管理 > 正文

經銷商必須要懂這些,才能安身立命!

來源:食品飲料招商網 食品飲料經商之道 | By 小杜 2016-05-07 瀏覽(501)

隨著社會的發揮在那,市場競爭的越來越激烈,有很多的經銷商代理商都在這樣的競爭中慢慢的消失,如果經銷商要想有安身立命之地,必須要懂得以下這些!

一、誰為經銷商考慮過未來?

 早期的廠商關系很是簡單。經銷商對廠家的主要工作就是選貨與打款,廠家對經銷商的主要工作就是推銷與發貨。經銷商不會找廠家要什么增值服務,廠家也不會要求經銷商必須配合廠家如何如何,錢貨兩清,基本上屬于一種比較簡單的貿易關系。

 后來,受一些臺灣企業的影響,廠家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市場究竟是誰的?按說廠家的主要職能就是負責生產和推廣品牌,經銷商則負責具體的區域銷售工作,各有分工。可有些廠家覺得,這市場的管理權應該抓在自己手里,而不能簡單的把貨給經銷商,由經銷商來操控市場。于是,各種對付經銷商的手段紛紛“打蛇隨棍上”。

 諸如所謂的市場精耕、渠道扁平化、拆分大經銷商、制定價格體系、嚴禁竄貨、設立駐地業務管理機構、回收市場活動的管理權等等,或在原本操作簡單的出廠價格體系里,加上各類進貨有獎、打款增值、階段促銷、年終返利等花樣——當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時,廠家也開始向經銷商明確年度銷售任務和遞增率,一些強勢廠家甚至還會強令經銷商必須完成固定的定期打款額。

 越來越多的廠家認為,市場的管理權必須要集中在廠家自己手里,經銷商只是一個銷售工具,盡管借用經銷商的資源,無論是不是階段性使用,只要經銷商不再適合廠家的發展,沒二話,換一個!

 如何更多地賺經銷商的錢,更有效地忽悠經銷商,更強硬地管理經銷商,廠家在這方面的本事和創新可謂是與日俱增,變本加厲,再加上咨詢公司“著名”大師們的指點和親自助陣,更是如虎添翼。這樣的操作模式,早期的效果是直接而明顯的。這些嘗到了甜頭的廠家自然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什么“真正為經銷商著想”、“了解經銷商的真實需求”、“有效的幫扶經銷商”、“真正意義上實現廠商共贏”,絕大多數不過是停留在“感口號”的階段。

時至今日,仍然有廠家在找老師給經銷商上課時,還在把上課的目的定位在“洗腦”上。

經銷商安身立命

二、有誰為經銷商認真考慮過未來?

 市場究竟是誰的?不過,經銷商也不是吃素的。在廠家越來越變本加厲之后,他們的主體意識開始蘇醒。他們也在思考,市場的所有權究竟是誰的?當地市場的每一個分銷商,每一個終端,每一個團購客戶,都是我一點點建立起來的。而你廠家的產品和品牌,在當地市場的認可度和銷售額,也是我經銷商耗費這么多年的精力和投入一點點做起來的。這是你廠家不能否認的。既然市場是我做起來的,市場的管理權當然應該在我手里,你廠家只要做好生產工作,保證品質,同時做好品牌宣傳工作就行了。市場怎么做,我比你清楚,把政策投入什么的都給我,讓我自己來運作,你廠家最好別在一邊指手劃腳。

 現在的矛盾是:廠家想對市場有高度的掌控權,想把經銷商變成對自己高度忠誠的下屬,甚至是銷售工具;而經銷商想建立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運營體系,將廠家的品牌和產品,渠道和客戶都整合進來,在自己的地盤上自由掌控。廠家和經銷商都認為市場的管理權應該要在自己手里,于是,就掐起架來了。

 廠家抱怨經銷商意識落后,鼠目寸光,唯利是圖,沒有全局觀和戰略思維,對待廠家貪得無厭,對待市場小氣巴巴;經銷商則抱怨廠家不管實際情況,只知道拼命壓貨打款,還總是試圖架空自己,甚至直接開出新經銷商。其實雙方都沒有錯。

 廠家想當行業老大,經銷商想當地頭蛇,雙方都想證明給對方看:我是對的,聽我的沒錯!風口浪尖之上,矛盾變得無法調和,雙方便在矛盾、猜疑和抱怨中勉強維持合作關系,步履艱難地向前走,白白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雙方的生意形態不一樣,利潤取向也不一樣。

 廠家賺的是戰略型的利潤,強調發展,而經銷商賺的是戰術型的利潤,喜歡短平快。錢賺的都不一樣,經營形態能對接的上嗎?發展觀能一樣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開始認識到一個問題:單靠幾個暢銷產品,或是傍個大品牌,跟隨幾個大廠家,其實都不靠譜。畢竟,自己無法掌握主導權,凡事都只能唯廠家馬首是瞻,最多也只是跟隨,而且必然會跟得越來越累。能讓經銷商生存下去并獲得持續發展的因素,必須是能完全掌握在經銷商自己手里的東西,那么,這個東西是什么?同時,有些經銷商則開始思考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經銷商安身立命的根本究竟是什么?上游的品牌和產品是廠家的,人家說收走就收走;下游的渠道和客戶又是開放的,誰去做都可以。那么,經銷商所能把控的究竟有什么?

三、經銷商如何確保自己對當地市場的掌控權問題?

 我是個經銷商,生意閑暇之余也愛琢磨自己所處的這個行業。在廠家和經銷商之間互相掐架中,廠家怎么想,我不知道;但若是站在經銷商的角度,在如何確保自己對當地市場的掌控權問題上,我倒是有幾點心得:

 1.經銷商的品牌化:經銷商對品牌的認識,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廠家的品牌認識階段,且常常以傍上知名品牌為榮,但其實做的都是些為他人做嫁衣裳的活兒。有幾個經銷商考慮過做自己的品牌?很多人壓根就沒想清楚,廠家的產品品牌只是暫時租借給自己,所有權在人家廠商手里,你別指望靠這個壓根兒就不屬于你的東西捧上金飯碗,這也太不靠譜了!看看加多寶就知道了,痛定思痛,這四個字的代價太大了。

 所以,在與廠家進行合作的同時,一定要借助廠家的品牌力量,建立經銷商自己的公司品牌,實現雙品牌運營。所謂雙品牌,就是將廠家品牌與經銷商品牌整合在一起,利用廠家的品牌優勢,帶出自己的公司品牌。待逐漸運作成熟之后,要建立以自己的公司品牌為主、廠家品牌為輔的局面。

 2.積累本地資源:在經銷商擁有的諸多資源中,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和當地社會資源的積累,是含金量最高的。畢竟,中國各地的市場差異太大,極少能有全國通行的營銷策略。由于相關法規的不健全和執法力度的差距,有些地方一頓飯就能搞定的事情,換個地方往往能導致市場崩潰!這個時候,經銷商在當地所積累的巨大社會資源就能發揮出價值了。這些社會資源所爆發出來的能力,不但廠家會有所顧忌,恐怕打算接盤的新經銷商也得掐掐大腿吧。

 3.勿當“搬運工”:從理論上來說,廠家與經銷商之間各有分工。但從趨勢上來看,廠家對市場的控制權必然是逐漸深入了。像康師傅這類重量級的公司,能夠把市場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于是經銷商的功能被逐漸弱化,最后“淪為”一個物流配送商,賺取一點配送費罷了。當然了,合作到這個份兒上,被廠家“pass”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這就是現實版的“溫水煮青蛙”!若是不想坐以待斃,經銷商就要在廠商合作中,主動承擔更多的合作分工。

 別貪圖省事,以為廠家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而是要站出來,主動承接一些工作,例如設計市場促銷活動,市場調研,KA談判,產品組合調配,設置市場費用預算等等。經銷商主動承擔的工作越多,合作中的主動權也就相對越大。同時,對自己的業務團隊和運營體系,也是一個直接的技術能力和運用范疇的同步提升。

 4.構建運營體系:現在很多經銷商的管理是很亂的,很少能有系統的程序來運作市場。拿庫存這一塊來講,有的經銷商倉庫沒有管理系統,自己的倉庫里有什么都不知道,一年銷量一千多萬卻沒有利潤,錢都到哪里去了?都遺漏在管理體系的縫隙里了。成本是經銷商的命脈,搭建良好的運營體系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運營體系能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包括廠家、產品、市場、團隊、后臺團隊、分銷渠道與物流體系等等。在這種體系之下,各個環節會被有效控制起來,運作成本可有效降低。

 最終,所有廠家的品牌和產品最終將變成一種可被替換的工具型資源,單個廠家已經無法動搖整體運行體系。即便部分廠家中斷合作,經銷商也能迅速啟動后備替補。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核心內容:經銷商 | 類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