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長沙野菜走俏 多為大棚種植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4-04-07 09:27:51 By 菠菜 閱讀(1688)

 這個時節的菜場,處處透著春天的氣息,香椿、薺菜、蘺蒿、蕨菜、春筍等野菜紛紛上市。在各家飯店、農家樂餐,野菜幾乎成了每桌必點的“指定菜”。一些市民卻發現,自己在河堤、山坡等地采摘的野菜往往不如市場買的粗壯,味道也不太一樣。專家表示,市場、飯店的野菜大多并不姓“野”,而是產自蔬菜大棚。野菜是不是一定要吃野生的?野生菜和大棚“野菜”有什么區別?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沾上“野”字價格高,一份香椿煎蛋48元

 昨日,記者在麓山路、營盤路等地的幾個菜市場看到,新鮮上市的野菜很受歡迎,香椿、茼蒿、野蔥、野芹菜等,凡是和“野”字沾邊的,價格都比較貴。

 在營盤路一家菜市場,徐女士詢問香椿的價格是22元一斤,雖然價格貴過了豬肉,但她還是爽快地買了2兩。“香椿3月初上市時賣到七八十元一斤。”徐女士說,一年能吃上香椿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現在大量上市,價格已經很劃算,買回去煎蛋、包餃子都特別香。

 在飯店和農家樂,的是各種時令野菜。昨日,在迎賓路一家飯店,幾乎每桌都點了兩三份野菜。“48元一份的香椿煎蛋,每天能賣出幾十份。”飯店負責人說,現在消費者都崇尚綠色食品,時令野菜的價格不在魚肉之下,但賣得比魚肉更好。望城一家農家樂也推出了10多種野菜菜品,砂鍋野生蘺蒿48元、韭菜野生蕨38元,一份帶“野”字的菜品均價比一般的青菜貴了近一倍。

市場野菜不姓野,多為大棚種植

 在九道灣農貿市場,幾乎每個賣野菜的攤主說辭都一樣:從郊區挖來的,綠色食品。來買菜的王女士卻提出了質疑:“我在河堤上采過幾次茼蒿,莖都比較細,從來找不到菜市場這么又長又粗的。”這時,賣茼蒿的菜農也悄悄透露,確實也沒那么多山野菜,山上野生的需要人力去采摘,又何止賣這個價錢。大棚產的野菜比山野菜粗壯,賣相好,比較干凈整齊,口感差不了多少。

 八一路某酒樓餐飲部負責人介紹,如今野菜很受消費者歡迎,酒樓推出了紫背天葵、苦菊、魚腥草、地衣等野菜系列,這些野菜多為大棚種植,在各大酒樓都是長期供應,寒冬臘月都能吃到。

 望城某蔬菜合作社負責人周澤洪介紹,大部分野菜都可人工種植,比如香椿、苦菊、水芹菜等,早已成為常規的大棚蔬菜,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野菜產自大棚。

生活小知識

野生和大棚種口感有差異,營養差不多

 很多人認為吃野菜,是因為它天然生長,不施化肥、農藥,吃起來更營養健康。真的如此嗎?記者咨詢了湖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敏。

 陳敏表示,山野菜生長時間長,口味更濃一點,但采摘時間很難掌握,如果長老了吃起來纖維會粗一些,口感不那么好。大棚種植的野菜,會適時采摘,吃起來更脆、更嫩,更易食用。陳敏認為,大棚種植的野菜相比生長在山里的野菜,其實營養價值相差并不大,市民沒有必要一味追求野生。“山林中可能會有一些細菌、病毒,加上土壤中營養不全面,有的土質可能重金屬超標,因此,吃野生菜不一定是安全的。”陳敏說,大棚種植能控制好土壤的營養,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施放比例,這樣種植出來的大棚野菜食用起來更放心。

 這個時節的菜場,處處透著春天的氣息,香椿、薺菜、蘺蒿、蕨菜、春筍等野菜紛紛上市。在各家飯店、農家樂餐,野菜幾乎成了每桌必點的“指定菜”.一些市民卻發現,自己在河堤、山坡等地采摘的野菜往往不如市場買的粗壯,味道也不太一樣。專家表示,市場、飯店的野菜大多并不姓“野”,而是產自蔬菜大棚。野菜是不是一定要吃野生的?野生菜和大棚“野菜”有什么區別?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沾上“野”字價格高,一份香椿煎蛋48元

 昨日,記者在麓山路、營盤路等地的幾個菜市場看到,新鮮上市的野菜很受歡迎,香椿、茼蒿、野蔥、野芹菜等,凡是和“野”字沾邊的,價格都比較貴。

 在營盤路一家菜市場,徐女士詢問香椿的價格是22元一斤,雖然價格貴過了豬肉,但她還是爽快地買了2兩。“香椿3月初上市時賣到七八十元一斤。”徐女士說,一年能吃上香椿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現在大量上市,價格已經很劃算,買回去煎蛋、包餃子都特別香。

 在飯店和農家樂,的是各種時令野菜。昨日,在迎賓路一家飯店,幾乎每桌都點了兩三份野菜。“48元一份的香椿煎蛋,每天能賣出幾十份。”飯店負責人說,現在消費者都崇尚綠色食品,時令野菜的價格不在魚肉之下,但賣得比魚肉更好。望城一家農家樂也推出了10多種野菜菜品,砂鍋野生蘺蒿48元、韭菜野生蕨38元,一份帶“野”字的菜品均價比一般的青菜貴了近一倍。

市場野菜不姓野,多為大棚種植

 在九道灣農貿市場,幾乎每個賣野菜的攤主說辭都一樣:從郊區挖來的,綠色食品。來買菜的王女士卻提出了質疑:“我在河堤上采過幾次茼蒿,莖都比較細,從來找不到菜市場這么又長又粗的。”這時,賣茼蒿的菜農也悄悄透露,確實也沒那么多山野菜,山上野生的需要人力去采摘,又何止賣這個價錢。大棚產的野菜比山野菜粗壯,賣相好,比較干凈整齊,口感差不了多少。

 八一路某酒樓餐飲部負責人介紹,如今野菜很受消費者歡迎,酒樓推出了紫背天葵、苦菊、魚腥草、地衣等野菜系列,這些野菜多為大棚種植,在各大酒樓都是長期供應,寒冬臘月都能吃到。

 望城某蔬菜合作社負責人周澤洪介紹,大部分野菜都可人工種植,比如香椿、苦菊、水芹菜等,早已成為常規的大棚蔬菜,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野菜產自大棚。

生活小知識

野生和大棚種口感有差異,營養差不多

 很多人認為吃野菜,是因為它天然生長,不施化肥、農藥,吃起來更營養健康。真的如此嗎?記者咨詢了湖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敏。

 陳敏表示,山野菜生長時間長,口味更濃一點,但采摘時間很難掌握,如果長老了吃起來纖維會粗一些,口感不那么好。大棚種植的野菜,會適時采摘,吃起來更脆、更嫩,更易食用。陳敏認為,大棚種植的野菜相比生長在山里的野菜,其實營養價值相差并不大,市民沒有必要一味追求野生。“山林中可能會有一些細菌、病毒,加上土壤中營養不全面,有的土質可能重金屬超標,因此,吃野生菜不一定是安全的。”陳敏說,大棚種植能控制好土壤的營養,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施放比例,這樣種植出來的大棚野菜食用起來更放心。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糧油 | 核心內容:野菜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