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食品安全法》仍有提升改進的空間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5-03-17 16:25:02 By 賀小壞 閱讀(790)

 現行修訂稿行政色彩濃了些,社會共治作為原則不夠具體,難以落實;對食品企業加強“硬約束”,因為所有食品安全的保障,最終都取決于一線員工操作的那雙手。

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法》修訂已經兩次公開征求意見,有很多亮點,但仍有提升改進的空間。

 首先,食品安全監管要體現市場經濟原則。嚴加監管的同時,依靠市場競爭提升質量,加大成本投入防范風險。現行修訂稿在監管方法上行政手段多,似乎一嚴是嚴格審批,幾乎每個環節都強化了許可,容易造成“重審批輕監管”,門檻很高,進門后成了脫韁野馬。監管上也沒有對大中小企業、高中低風險產品進行分類管理。

 修法的方向,應加強對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的管理。綜合運用標準、計量、認證等技術手段、加強日常檢查、不安全食品召回等方法,在監管機制上創新。食品企業要保障安全,必須加大成本投入,在標準、設計、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保障安全的人力資源和資金的保障。過去重視不夠、投入不夠的狀況應當改變。靠市場競爭這只“上帝之手”決定企業效益,保障社會效益和消費者權益。

 同時,食品安全監管更應充分體現社會共治原則。現行修訂稿還是行政色彩濃了些,社會共治作為原則雖已提出,但不夠具體,難以落實,應在社會共治主體、平臺、機制、方法、保障方面增加內容,使每個吃飯的人都能為食品安全出力。

 特別重要的是,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一定要公開透明,尤其是需要各類媒體、輿論特別是互聯網、微博、微信,更加開放、透明、規范。對輿論監督,多一些開放,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反感,多一些反應,少一些任性!這種輿論的微監督,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民主監督。舍此,難有食品安全。

 對食品企業而言,在食品生產日益工業化的,企業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的主體,承擔著主體責任。修改稿對各類食品企業提出了不少要求,但還要加強“硬約束”。例如,可以規定食品企業員工必須培訓的要求,上崗培訓、崗位培訓、專業培訓、法律培訓等等。因為所有食品安全的保障,最終都取決于一線員工操作的那雙手。只有把食品安全保障落實到每位員工的頭腦和操作中,安全才是可期待的。此外,食品企業也要承擔社會責任,包括對產品質量、員工、顧問、利益相關者、環保、社會進步事業等,都應有法律保障。

 對食品來說,人人都是消費者。食品安全說到底是為了人的健康安全,是基本的人權內容之一。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和評價是位的,消費者對食品的選擇決定企業的命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監督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監督。為更突出消費者的主權,《食品安全法》還可設立對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舉報獎勵制;對消費者投訴快速、低成本解決問題的機制;食品安全問題糾紛舉證責任倒置制;加大懲罰性賠償倍數,由10倍擴大到20倍;消費者團體訴訟制度,把消費者的權利落到實處。

 當然,食品安全總的原則應當是: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發應對、事后改進。圍繞這個原則進行全領域、全鏈條、全主體的權利、責任、義務的頂層制度設計。特別是要在食品安全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法》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斷裂的問題;監管范圍上解決占80%的小微企業要全部納入本法領域,細化分類監管;監管主體上解決“九龍治水”、政出多門、交叉重復的問題。《食品安全法》至今已實施了5年多,但豆芽菜歸誰監管仍是未解之謎。最近光因豆芽問題被問責的有幾十位公務員,有的也是一頭霧水,沒人說得清該誰真正負責。

 總之,修法不易,應有更高立意,創新方法,完善制度,最重要的還是法律能夠有效執行的問題。只有真正有效執行,消費者才會在心底生長更多的安全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不限 | 核心內容:食品安全法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