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食品安全 > 正文

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食品易霉變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7-07-04 08:59:09 By 張吉軒 閱讀(814)

  在這“蒸籠模式”的季節里,很多東西都容易發霉,尤其是關系到人們身體健康的食物,存放和食用要比平日更加小心。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介紹,在所有食物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霉變風險。防止食物霉變,存儲環境的控溫控濕是關鍵。

  霉變后生出有害真菌毒素

   發霉,是指有機物因霉菌生長而變質、變色。食物在不當存儲條件下易發霉,霉變后的食物不宜再繼續食用。這是因為,霉變的過程會改變食物的感官性狀、破壞食物的營養價值,甚至產生霉菌代謝物等,不再有食用的價值。

   一些食物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經歷霉菌發酵,比如豆制品、調味料,酒類等,但這都是在可控情況下人為集中優勢菌種,對人體健康有利,且經過多年安全評估確認的。

   自然繁殖的霉菌則不可控,其產生的霉菌毒素會危害人體健康。其中,黃曲霉素是人們較為熟悉的有害物質。黃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是霉菌毒素中毒性、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霉菌毒素,也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當人體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等病癥。當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等。

   此外,霉變還可能產生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這些都是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的真菌毒素。

  7月后霉變指數升至3級

   顧振華介紹,霉菌生長要符合三大要素,分別為營養、溫度、濕度。而在霉菌生長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了最基本的能量,因此對于這些食物的儲存需要尤其小心。

   與食物自帶的營養成分不同。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是相對人為可控的兩個要素。一般認為,一旦食物的水分含量超過10%,即進入了易霉變狀態。梅雨季節,空氣中的濕度常常會超過65%,而干燥的食物有個特性,是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因此黃梅天食物吸潮水分含量會較易超過“警戒線”。

   同時,適宜霉菌生長的溫度是30℃以上。隨著氣溫升高,7月后氣象部門給出的生活指數中的霉變指數也從6月下旬2級的“較易霉變”,升級到了3級“易發生中度霉變”。

   控制溫度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是冷藏,而除了保持低溫,冰箱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干燥功能。對于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黃梅天需盡快食用完畢,判斷為無法一餐吃完的,建議提前將多余部分分揀出來后密封放入冰箱,有條件的還可以抽干空氣做成真空包裝。

   對于大米之類體積較大的食品,無法放入冰箱,則應放在陰涼通風處,并適當放置干燥劑或開啟抽濕機來降低房間中的水分含量。

  霉菌毒素烹飪也不易消滅

   雖然大部分情況下食物霉變能夠讓人明顯察覺到,比如顏色變得灰黃或綠色、質地松軟發黏甚至長霉斑等,但并非所有霉變的食物都會有明顯的感官變化,而一旦外觀上無法輕易察覺到霉變,這種食物變質很容易被人們忽略。有時一塊面包表面上看沒問題,但從中掰開發現了霉點。

   像花生、稻米這樣給予適宜溫度會發芽的食物,容易霉變部位比較特殊,往往是水分、營養含量比較高的胚芽。因此在檢查這些食物時,不能僅靠外部感官,要剝開看胚芽部分是否發霉。

   需要注意的是,霉菌毒素耐受性很強,尤其是耐高溫,一般家庭的食物烹飪可以殺死霉菌,卻破壞不了已經產生的霉菌毒素。因此,對已經霉變的食物試圖通過復熱的方式來滅菌殺毒也是不可取的。

   對于一些已經部分腐爛的水果,切忌將腐爛部分切除后繼續食用。因為雖然肉眼無法察覺,但剩下的“未腐爛部分”也已浸入了微生物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正確做法是盡快扔掉。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食品 | 核心內容:食品安全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