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食品安全 > 正文

專家表示:過度解讀食品安全易被“利用”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7-01-30 09:21:56 By 小芳 閱讀(704)

 如果你關注安全信息,那么這幾天估計已經“風中凌亂”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僅培根、香腸等肉類制品被列入了致癌物的黑名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鹽也“中招”了。

食品安全

 0.45千克海鹽含1200粒塑料顆粒,聽上去是不是很多?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從陸地流入海洋,由于海洋環境中漂浮著大量的塑料污染物,不僅海洋水體內,包括不少海洋生物體內都含有不少塑料微粒。不過根據去年一份報告,歐洲人平均每人每年吃貝類攝入的塑料微粒在1.1萬粒左右。由于食鹽中的塑料微粒比海鹽少,王慧表示,一個人即使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攝入食鹽量,每年最多也只會攝入1000多粒塑料微粒。

 即便注意了計量數字,也要注意理解方式。比如上月底,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國際癌癥機構(IARC)正式發布公告將火腿、培根等加工類肉制品歸入致癌物,且致癌風險為級,這幾乎與石棉、香煙、砒霜等物質相當。此前,美國癌癥研究所表示,每天吃50克左右的培根,會增加大約21%的大腸癌風險。

 要正確理解“增加21%的大腸癌風險”,還得做一番解釋。世界衛生組織的致癌物等級是根據某種物質增加人體癌癥風險的確鑿證據來定的,等級的一級致癌物表示有很確鑿的致癌證據,顯示該物質能增加人的癌癥風險,但這并不表示致癌能力的大小。比如同為一級致癌物的,還有酒精飲料、中式咸魚、檳榔和太陽輻射。

 加工肉制品增加癌癥風險,在食品營養界早已得到普遍認可。不過吃培根會增加大約21%的大腸癌風險,并不意味著有21%的風險得大腸癌。舉例來說,如果完全不吃培根的人得癌癥的風險是1%,那么吃培根的人風險變成1.21%。因此,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營養學專家厲曙光表示,人們無需過度緊張,這只是一個食品安全風險的警告或提示。

過度解讀食品安全易被“利用”

 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也會被某些“不良”商家利用。在某次由果殼網召開的食品安全論壇上,厲曙光說了這樣一件事:某牛奶廠家號稱自己的產品不含石棉等添加劑。事實上,石棉是一種高強度、耐侵蝕的硅酸鹽類礦物產品,與生產牛奶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沒有關聯。“商家的做法像賣西瓜的說我的西瓜中不含桃子一樣可笑。”厲曙光說。

 直到如今,還有許多牛奶廠家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己的奶制品使用了巴氏滅菌法,事實上,正是這個由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在1862年發明的消毒方法,讓牛奶有了商業化的可能。厲曙光表示,巴氏滅菌法是所有乳業集團的基礎工藝,即使不以此宣傳的企業也一定使用了此方法。

 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趙國屏表示,即使在公民科學素養較高的歐洲,提高公民對食品安全的理解力也并非易事,比如在瑞士的某次相關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每天吃的東西中有基因嗎?5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沒有”,這一結果令科學家啼笑皆非,同時也說明,解讀食品安全,確實還需不斷努力。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不限 | 核心內容:食品安全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