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百科知識 > 生產工藝 > 正文

土伯撈化飄香福州

食品飲料百科知識 | By大師 2015-02-05 09:23:06 瀏覽(882)

 撈化其實應該叫撈米粉,那米粉是興化米粉,很細很細的細米粉,一撈就熟,故俗稱撈興化,后順口簡稱撈化。興化(今莆田市)米粉白如雪,細如絲,略有米香味,干脆可貯藏。它是莆田的著名土特產,又是中國最早的快餐之一,價廉物美,名揚海內外。米粉產地以莆田縣黃石鎮西洪和清江兩村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橋鄉樟林、洋埕等村次之。米粉以上等黃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須經過九道工序。興化米粉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松晶瑩,煮炒易熟,湯干均可,飲食便利,獨具風味。

撈化,作為福州的大眾美食,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吃的。吃撈化離不開牛雜和豬血。牛雜即牛內臟的總稱,有牛肝、牛肺、牛肚、牛腸、牛腰等。牛的內臟混煮,五味調和。早年主要以上等蝦油調味,湯中用蝦油,吃時一塊一塊還要蘸蝦油。與牛雜同時賣的還有牛滑,即把牛肉剁碎,和以地瓜粉,然后一撮一撮投入白湯中煮,吃時也是蘸蝦油,細軟滑嫩,味道葷,非常可口。豬血湯是豬血煮成的湯。《本草綱目》指出,豬血有生血之功,宜用于老年人、婦女和正在發育生長的兒童。吃豬血同樣要靠上等蝦油,與牛雜比,調料中多了香醋。香醋置于桌上,由食客任意自調。豬血湯裝碗前,在碗中先放幾粒蔥珠,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不知是何原因,豬血湯多在湯房店(澡堂)附近設攤叫賣。人們洗溫泉澡前后,吃一碗豬血湯,幾乎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吃牛雜和豬血湯主要是品味,不足以飽腹,因此就必須以撈化為底,配以牛雜湯、豬血湯,撈化也就更好吃了。

 福州人有句老話,叫七溜八溜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如永和魚丸、同利肉燕、英德元宵、木金肉丸、老鹵醬鴨、臺江沒牙花生湯,當然還有撈化。

 在福州的大街小巷,撈化店星羅棋布,然而能夠叫人流連忘返的卻是百年老店土伯撈化。一碗熱氣騰騰的土伯撈化,湯清粉白,色香味俱全,清爽中見憨厚,簡單中寓飽滿,有著濃厚的地方風味。

 土伯撈化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創始人鄭景枝,鄭景枝清光緒十一年(1885)出生在福州的一個平民家庭,勤勞簡樸的鄭景枝為了養家糊口,很小就靠推車走街串巷販賣撈化為生。頗有心計的鄭景枝為了多賣一些撈化,就開始琢磨撈化煮法和配料的選擇搭配,很快就在福州街坊小有名氣。1914年5月23日,鄭景枝生育了一個男孩名叫鄭依土這就是日后在榕城老百姓口中廣為流傳的土伯。隨著土伯的流傳,他的真名反倒被慢慢淡忘,街頭巷尾大家都只習慣稱他為土伯。鄭依土傳承父業后,于1942年創辦了一家經營撈化的小吃店。在他精心經營下,很快在榕城眾多撈化店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

 正當土伯的撈化事業有成之時,日寇侵占福州。不愿當亡國奴的土伯義憤填膺,毅然棄店從戎,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后,鄭依土重操舊業,經營撈化。他在鼓樓區賢南路54號自家舊宅大院,開辦了一家撈化店,并以自己的別名定為土伯撈化。他精心經營,不斷提高撈化質量。雖地處僻街小巷,卻常常賓客盈座,省城的達官顯貴,周邊鄉村的平民百姓,都慕名來此店嘗鮮。薩鎮冰、陳紹寬、李良榮、朱紹良等名人,都光臨過土伯撈化店;文化名人何振岱、林之夏等,也喜歡來此吃撈化,并留有詩文。

 改革開放后,土伯撈化店恢復經營,由鄭依土的高徒翁振城主理。他根據當代人口味的變化,推陳出新,使撈化的花色品種日益豐富。掌廚師傅經多年磨練,刀工、火候等祖傳技法嫻熟。主料選用莆仙地區手工制作的上等興化粉,輔料牛百葉、牛肉滑、牛雜、豬腰、牛肉等更為講究。牛肉滑選用300斤左右的幼年黃牛,屠宰后3小時內加工,保持牛肉的鮮嫩和彈性;牛百葉、牛腰、牛筋、牛肚、牛腎等,卻要選用老一點兒的水牛肉這樣煮熟后才能脆硬。煮時剔除雜附泡沫,使湯汁清爽不油膩。豬雜、海鮮等也各有各的要求。由于土伯撈化選料精細,做工考究,色香味俱佳,興化粉滑溜松軟有彈性,雜碎輔料細嫩爽口,成為福州著名的美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不限 | 核心內容: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