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經商之道 > 人力資源 > 正文

做職業規劃 過飄逸生活——專訪獨立講師馬健

來源:食品飲料招商網 食品飲料經商之道 | By 東仔 2015-03-17 瀏覽(819)

他是一位農民,抱著考大學改變自己命運的夢想,立志做一名教師。

多年教師生涯,經過觸電,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他是誰呢?

獨立講師馬健!

 馬健是一位公眾知識傳播者,常年活躍于電視臺、電臺、報紙、雜志、網絡等各種媒體。他既是一位心理健康倡導者,又是一位家庭教育研究者。馬健從教二十年,有豐富的課程培訓經驗,曾在工農商學兵等多個行業進行心理健康的培訓和輔導工作。

 記者最初認識馬健是在北京電視臺青少年頻道的《誰在說》、生活頻道《生活廣角》欄目上。每每看見他和別的專家一起幫助求助者調解家庭矛盾、分析個人情感問題時,那份從容、親切、隨和、淡定,讓人心生敬意。

 帶著對馬健的好奇,記者希望能面對面地與他交流,通過多方打探,找到了他的聯系方式,于是有了深度采訪的機會。

父親的樸實教育教他直面人生

 1966年5月,馬健出生在河北正定的一個農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六,上面三個哥哥兩個姐姐。當他到了上學的年齡后,去了自家附近的回民小學。小學期間,馬健對學習還不用功,真正讓馬健認識到要好好讀書是在初中。

 一次,馬健跟隨父親賣了一天蔬菜,往返60里的路程使他疲憊不堪,他懇求父親讓他坐著小推車回家,被父親斷然拒絕了。父親說:我一向都是一個人推著小車去賣,賣完了再拉著小車回來,這就是我的生活,從來沒有誰拉過我。第二天,父親問他喜歡賣菜嗎?他說不喜歡。又問他喜歡下地干活嗎?他也說不喜歡。喜歡讀書嗎?他也搖頭。父親說:想回家種地的話,工具是現成的;想讀書的話,拿起這支鋼筆;無論選擇什么都得好好做。 甘蔗沒有兩頭甜,經過權衡,馬健選擇了讀書,因為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才能不重復父親的命運。

 然而中考時,馬健發揮失常,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在一所普通中學學習一段時間之后,他發現那里的環境并不適合自己,于是自作主張,辦了退學,卷著鋪蓋回家了。回到家中的馬健,讓父親很是詫異,問:你怎么回來了?他說:想復讀。父親沒有動怒,只是問:你決定了?得到肯定答復之后,就帶他插班復讀去了。

 馬健說,我父親是個有擔當的人,從不指責、謾罵孩子。正是父親對我的尊重給了我莫大的力量。讀書不多的父親還用最樸實的方式教他直面人生。

 愛是一種動力!馬健說,自己愛讀書后,學習成績逐步提高,成績一好,老師喜歡,自己越發有動力,這就成了良性循環,也讓自己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直到現在,他依然喜歡讀書,也悟出了讀書是終生的事情。

 1982年,馬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河北正定中學。高一高二在班上成績屬于中等,一班50來個人,基本上徘徊在15到25名之間,最差是30名。沒有感到學習的壓力。那時每周上六天課。直到高三時,他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成績也隨著更多的精力投入而穩步提升了。

 談到當年的高考為什么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馬健說,這要歸功于自己的心理素質。當年自己的成績不算最優秀的,但他們學校就他一個學生考進了北京師范大學。

老師對他的成長起了重要作用

 談起老師對馬健性格的影響,馬健說,這要歸功于初中的語文老師林老師。自己原本性格偏內向,不屬特別活躍,整個小學期間既沒有和同學打過架,也不喜歡顯露風頭。本身就是農村出生的他對于干農活是得心應手的,因為他家養羊養兔,也常常割草,但是,屬于他那種默默干活的類型。上初中后,班上所有同學都可以在講臺上發言, 可他比較膽怯,老師就鼓勵他,使他的性格發生了改變。馬健說,那時的學生都比較靦腆,基本上男女同學不說話。由于上高中時自己是文藝委員,常常教大家唱歌,后來基本上成了人來瘋。

 談起為何報考師范院校時,馬健說,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因為師范院校享受國家補貼,加上自己喜歡當老師,所以,他第一志愿報的就是北師大,沒想到居然考上了。

 說起自己當老師的愿望,馬健表示,那是深受叔叔和嬸嬸的影響。馬健說,叔叔是就讀的初中學校主任,他和嬸嬸都是吃商品糧的,日子過得很好。于是他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做叔叔嬸嬸那樣吃商品糧的人。

 1985年,馬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師范大學。1990年,馬健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北京65中學當老師,自此馬健落戶北京,成了一位北京人。畢業之后,他又在職讀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取得教育學碩士學歷。由于師范大學的專業設置中包括許多心理學課程,因此,在首次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舉辦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新標準資格考試時,他就去考了心理咨詢師。

 在65中學工作期間,馬健曾擔任過班主任、教導員,擔任經濟學和英語課程教師,之后進入社會,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2000年。馬健重新回到了北師大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傳播北師大的教育理念。這時的他,更愛說,更愛表達,經歷過社會的洗煉更加趨于成熟。2001年至2009年,馬健在北師大的教育集團從事人力資源和培訓工作。2009年6月,正式從北京師范大學辭職轉型為獨立講師和電視媒體人士。長期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以及大型企事業單位傳播心理學知識,倡導健康積極的生活理念。

愛情為成功鋪平了道路

 馬健說,在六十五中教學時,學校只有一棟工字樓,他住的宿舍是教師使用的洗澡間,當搬進宿舍時,里面還有能讓人聯想到洗澡場景的小隔間,里面放了一張床,但他很安心,終歸有個窩。學校里還有三個同時分配來的女同事。一到放學,校園里格外冷清,感覺特孤單,渴望有個自己的家庭。

 馬健說,上大學時,盡管有不少同學談戀愛,但他沒談,因為工作沒有確定。當工作定了,因為多種現實的問題,遭遇了一些失敗的相處,對方擔心的實際問題確實存在,比如:沒有房子、收入低、家在農村、兄弟姐妹多等。

 幾次沒有修成夫妻的交往后,在相親時,馬健就主動介紹自己的情況,工作、家庭、工資收入,還告訴對方,自己可以做家教,一小時可以掙2.5元。還說,能留在北京工作就是能力的表現,以后會有好日子。正是他這樣的坦誠,贏得了愛情,也就是他現在的夫人。他說,夫人給他的第一印象,很像大眼睛關之琳,他一見之下恨不得直奔民政局。1991年8月見面,幾個月后便結婚了,拿現在的話說,也是閃婚一族。正是這樣的閃婚,成就了馬健的幸福,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們的婚姻生活堅如磐石,幸福美滿。

 提及自己的觸電,馬健說,這是偶然的。工作之余自己喜歡寫博客,大概是2006年,山東齊魯衛視要做一期有關戀愛的話題,需要心理專家,在看到他的博客后,聯系上他。那是他的首次觸電。之后不久,北京電視臺青少頻道在做一期有關青少年問題的節目時,也需要心理方面的專家,他們在看到馬健的博客后,又與馬健取得了聯系,因此,馬健參與了那期節目。那期節目是連續播放的。為了幫助一個孩子,馬健在這個孩子家里進行了長達十多個小時的錄制,最終家長有了新的認識,孩子也有了相應的變化。有了這樣的一個機會,馬健與欄目組建立了聯系,2008年,主持人王芳接手北京電視臺《誰在說》欄目,在一期節目合作后,馬健溫和的語言風格得到王芳的認可,之后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關注食品安全的焦慮心態

與馬健的交流是輕松愉快的,想到什么談什么。

 當談到食品安全丑聞頻現,特別是近年來的蘇丹紅、毒大米等等,一件又一件有關食品安全的事件刺激著百姓的神經,因此,國人談食色變時,馬健說,這無疑顯示出人們對食品安全的焦慮。

 馬健說,在心理學中,焦慮這一心理現象是指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擔心、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非常復雜的情緒體驗。焦慮在程度上可以輕也可以重,從緊張、不安到恐懼、恐怖,但產生的原因都是在人們面臨緊張不安的情境時產生的反應。

 美國心理學家霍妮曾經對焦慮和恐懼作過一個簡單的區分,她認為恐懼是一個人對自己不得不面對的危險作出的恰如其分的反應,而焦慮則是對危險的不相稱的反應,甚至是對想象中危險的反應。

 千人千面,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不同的。每個人在遇到不安、危險環境下都會產生焦慮,這種焦慮在心理學中稱為狀態焦慮,還有一種焦慮稱為特質焦慮。這種焦慮是一種人格特點,在不同人身上表現不同。

 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導致個體對食品安全不放心,是擔心食用不健康食品對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脅。事實上,我們很多人并沒有發生因為食品安全引起的問題,但面對一件件食品曝光的事件,有些人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應;而有的人則若無其事,后者其實是過度敏感造成精神壓力所致的。也就是上述所講的一種,特質焦慮。

 因此,要緩解百姓對于食品安全的焦慮,就要全社會共同行動:企業要自律,政府和行業協會要監管,媒體要關注,百姓自身也要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將食品安全問題提升到百姓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的高度,加以重視,以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小康。

飄逸生活點亮人生

 馬健按照自己的職業規劃,過上了一種屬于自己的飄逸生活。他現在是電視傳媒公司簽約心理專家,長期客座多檔電視欄目心理嘉賓。

 同時,馬健還受聘于多家心理咨詢中心任首席心理咨詢師,在多家心理教育機構和大型網站任心理專家,在多家咨詢機構和培訓中任專職講師。他于2009年與朋友合作心理咨詢機構,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并專心站在移動的講臺上與全國各地的學員分享心理學知識。他的著作有《心理師為家庭導航》、《女兒好養》、《心靈光合作用》等。

 如今的馬健是成功的,事業家庭獲得了雙豐收。祝愿他在自己所規劃的職業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遠,將自己的飄逸生活進行到底!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核心內容:職業規劃 | 類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