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食品安全 > 正文

兩會傳真:代表共議食品安全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5-04-03 08:47:27 By 東仔 閱讀(662)

今年的“兩會”于3月5日如期在北京召開,“食品安全”依舊是代表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記得去年兩會期間,崔永元與方舟子的“轉基因論戰”、“食品安全法配套標準體系的建設”以及“加快建設農產品全程冷鏈”等話題,均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而今年的兩會上,從“食品安全法的修訂”到“共建輿論監督機制”,從“農產品的安全”到“餐飲行業的發展”,這些都成為了代表們關注的焦點。本次兩會上代表們也一致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嚴格立法,擴大社會監督,促進社會共治,力保公眾舌尖上的安全。

 本期特別報道,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今年兩會代表在“食品安全”方面發表的建議及意見。本文共分為五部分,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修訂、食安問題與社會共治、聚焦農產品安全、提升我國餐飲服務水平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等內容。

最嚴食品安全法出臺,保障食品安全有法可依

傅瑩:做到突出預防、全程監管、加大處罰,保障食品安全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毒奶粉、毒膠囊、地溝油等一系列發生過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今年的兩會上進行了表態。她說:“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所以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現在這個問題確實牽動人心。”她指出,社會上總有一些人昧著良心賺黑錢,有的時候看到相關報道,覺得他們的行為令人發指。從人大的角度,也確實想在這個問題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待,比如如何通過更加嚴格的立法和更加嚴格的監督,使這方面的情況切實得到改善。去年,我們對食品安全法的修訂進行了第二次審議,這部法律是2009年制定的,而這次修改的力度比較大,原來法條是104條,現在已經增長到145條,修改的重點在于四個方面:一是突出預防,二是全程監管,三是加大處罰,四是社會共治。

陳谞:《食品安全法》最快或上半年出臺

 對于《食品安全法》的修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副司長陳谞表示“2014年的6月和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議《食品安全法》分別進行了一審和二審,預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可能會出臺這個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據陳谞介紹,本次《食品安全法》的修訂,在思路上應更加突出預防為主,旨在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控制體系,創新食品安全的監管制度,建立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并突出食品安全共治體系的建設。

 陳谞表示,此次修改在強化預防為主全過程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是增加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這在原來的《食品安全法》中沒有相應的條款;第二是完善了一些基礎性制度,包括監測計劃、監測結果通報,明確了風險評估的實施;第三是增加了全過程的控制;第四是增加了食品安全自查自檢,是在預防為主的全過程控制中,企業要實施自查的制度。

促成社會共治,力保食品安全

嚴衛星:通過風險交流,達到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全國政協委員、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嚴衛星在兩會期間表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整體呈向好態勢,但與公眾認知有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風險交流工作還有不足。他希望能通過企業界、科學界、媒體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公眾共同參與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局面。

 嚴衛星表示,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各方為此也做了很多工作,公眾應該對食品安全問題保持信心。他指出,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形成一種社會共治的局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風險交流”.目前,風險交流還沒上升到法律層面,而且政府在發布信息時也屬于單向傳播,只有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科學家、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媒體、政府與公眾等形成互動,才能算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他還建議,將風險交流納入法律層面,并且在風險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并建立起配套的制度體系、工作網絡。

孫寶國:食品安全態勢向好,輿論逐漸趨于理性

 對于時下熱議的食品安全輿論導向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給出了如下建議:,政府要重視和主導輿論的導向,要加強食品營養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的科普工作,因為很多成年人也缺乏最起碼的食品營養知識。第二,食品領域的科學家應主動、客觀、公正地參與食品科普工作,回應食品安全的熱點事件、普及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但科學家的發言要定位于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不能不懂裝懂,更不能不懂的還要強詞奪理。,大企業要帶頭做科普,并且把科普體現在產品中。企業要告訴消費者生產的食品里面有什么,而不要說食品里面沒有什么。他舉例稱,某種食品中不含某種食品添加劑,那完全是可能的,沒有必要以此進行炫耀。對于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孫寶國認為,要設法通過風險交流,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并以此提高消費者的科學素養和法律素養。

陳君石:輿論會影響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重點,各監管部門協調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與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相比,我國的食品安全整體狀況呈現出向好趨勢,且公眾關注熱點及輿論正在對政府部門的監管重點產生影響。”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對于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做出的評價。以三聚氰胺事件為例,媒體及民眾對于此事關注度之高促使政府下大力度對乳品行業進行整頓,乳品行業目前在產品質量安全上有了很大改觀。其次,對“金箔入酒”事件媒體的高度關注也產生了相同的效果,由這兩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出公眾關注熱點及輿論正在影響主管部門的決策和監管重點。

 但是陳君石也坦言,對于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公眾的普遍反映仍然較為堪憂,但對于我國食品安全未來發展態勢,陳君石依舊表示看好。他同時指出,各地監管部門在協調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善。

聚焦農產品安全

黃修柱:農產品檢測合格率已經達到96%以上

 對于我國農產品的安全狀況一直是媒體熱議、民眾關注的熱點話題,這個問題,在今年兩會上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管局應急處處長黃修柱表示,目前我國農產品安全狀況已經有非常大的改善。他說,“我們有幾個數,個是檢測合格率,2001年是60%,現在是96%以上了;第二是中毒事件的數量越來越少。”他指出,從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看,我國農產品風險監測的網絡已經非常健全。他補充說,“從2001年開始到現在,我國農產品風險監測網絡已經覆蓋了絕大多數的城市和絕大多數產區,基本上把所有的農產品都納入了監測范圍。”

 黃修柱還談到,為了解決農藥殘留問題,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禁止使用劇毒農藥,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在一些地區建立針對農民施肥打藥問題的專業服務機構,來推動綠色生產,發展現代農業。

李奇:要提高農產品行業的準入門檻,加強制度建設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奇對于農村地區如何更好的提升農產品質量問題更加關注,他指出,《食品安全法》的實施以及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都讓我國食品安全現狀逐漸好轉。但在一些城市的邊緣地區、農村地區,由于從業者素質不高、在食品生產規范上的把控不嚴等,很容易造成一些食品安全問題。

 他還指出,盡管政府鼓勵創業,但監管部門仍需對農產品的行業準入提高門檻。他建議說:“對于人命關天的行業,希望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實行規范化管理,確保食品的質量與安全”.

賴學佳:農副產品應納入食品安全法進行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賴學佳對于“農副產品是否應該納入食品安全法”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談到,上游農副產品品質關乎下游食品企業產品質量,希望新的《食品安全法》考慮將農副產品納入監管范圍,進行通盤的監督和管理。

 賴學佳表示,目前農副產品仍屬于《農產品質量法》的管理范疇,相比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現行監管辦法在處罰等方面過于薄弱,而上游農副產品本質仍屬于食品,其品質高低對下游食品企業產品質量影響巨大。因此,他希望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能將農副產品納入監管范疇,進行通盤管理,避免出現“下游倒逼上游”的情況出現。

提升我國餐飲服務水平

馮恩援:齊抓共管,建立餐飲服務平臺

 據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介紹,2014年我國餐飲行業的零售總額實現了27860億,2015年要沖破3萬億的零售總額目標。談到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馮恩援指出,餐飲業處于下游終端,其安全性除受上游原料質量影響的同時,也與食品制作工藝、冷鏈運輸等方面有直接關系。他指出,食品工業和餐飲服務業要形成對接,齊抓共管才是真正提升我國餐飲服務的良藥。馮恩援對于餐飲業未來發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希望未來能建立更多有效的餐飲服務平臺,并指出相關工作也正在研究制定中。

許菊云:減輕餐飲企業稅費負擔,建議出臺“營改增”調整適應的配套細則

 全國人大代表、長沙玉樓東有限公司顧問許菊云,在接受兩會采訪時表示,據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7%,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2%,雖然餐飲市場終止了連續3年增速下滑的頹勢、處于扭虧為盈的轉折中,但我國餐飲行業整體增速下滑和企業盈利受壓的局面仍沒有全面改觀。當前餐飲業征稅還存在以下問題:進項中可抵扣項目較少;餐飲連鎖企業跨區域結算重復付稅;隨著餐飲連鎖擴張的不斷推進,在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上,涉及到不同領域不同稅率抵扣問題。

 對以上問題他表示建議出臺“營改增”調整適應的配套細則。鑒于餐飲業增值稅產業鏈不同領域不同稅率抵扣、大部分的食材進項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以及中央廚房為本企業門店跨區域配送重復征稅等現實問題,建議配套出臺系列專項細則。并且建議增加餐飲業增值稅可抵扣項目。

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普及食品安全,我們在行動

范現國:注重中小學普及食品安全教育

 “中小學食品安全教育是世界范圍內的共同命題,食品安全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全國人大代表、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范現國建議,在中小學校開設食品安全選修課,讓廣大未成年人掌握識別假冒偽劣食品的基本知識。

 范現國認為,中小學生正處于接受知識與培養習慣的黃金時期,在人生早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將受教一時,受用終生。同時,食品安全教育進課堂能直接減少中小學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受害者中,未成年人占很大比例,究其原因,與他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缺乏食品安全基本常識有很大關系。范現國呼吁,學校可以組織開展各種“食品安全進校園”宣傳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維權意識。同時,可以借鑒國外關于食品安全教育的經驗以及先進的出版物、視頻教材等,增強國際之間的交流,建立交互學習的機制,快速有效地開展我國中小學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盧慶國:要求公眾理性看待食品安全問題,還需各方引導

 近年來,由于媒體針對食品安全的報道,給公眾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情緒,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在兩會期間指出:“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以及造成的社會恐慌情緒,會對我國食品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造成負面影響。他建議政府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盡快提升公眾對食品產業信任度。

 盧慶國指出,由于食品安全產生的恐慌情緒,會造成國外生產商對國內食品企業生產產品的不信任度大幅增加。他舉例說,某公司生產的辣椒紅素產品要想出口到美國,先需要出口至印度,再由印度經銷商出口到美國。針對食品添加劑,盧慶國指出,對于胡蘿卜素、花青素等消費者公認的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物質,但是用到食品中它們都被統稱為食品添加劑,這樣,消費者往往會非常排斥。因此,他建議政府部門除了要提升食品行業從業門檻、建立企業的誠信記錄之外,還應加大食品知識的普及力度,讓消費者正確看待食品添加劑及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做到理性消費。

 后記:”食品安全“主題每年都是”兩會“期間的重頭戲,從今年”兩會“上各位代表和專家的提案可以看出,內容涉及面非常之廣、提案的內容也越發詳盡具體。”食品安全“是民之根本,它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及穩定。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處理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不斷出臺和完善相關的法規制度,并加強政府的監督和管理職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第二,加強企業的自律。《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食品企業‘是食品安全事件的責任人“,這強調了食品生產者的責任。而且,《食品安全法》也加大了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這些都會迫使企業不得不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加強對自身生產過程的監督管理。第三,引導社會輿論監督,促進社會共治。合理的媒體輿論監督會給”食品安全“帶來不小的正能量,但過度報道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引起社會的恐慌。所以,針對食品安全,媒體報道要盡量客觀、全面,還應加大對食品安全常識的普及,提高公眾的認知水平,引導理性消費。另外,還應加強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行業企業、政府與媒體以及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風險交流與溝通,做到社會共治的局面。第四,提高食品安全技術的研發力度,適當增加政府投入,加快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用科技的力量推動食品安全領域的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不限 | 核心內容:食品安全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