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揭秘嬰幼兒奶粉配方:“國外加什么 我們也加什么”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4-05-17 09:16:21 By 菠菜 閱讀(920)

 為找到新的賣點和競爭力,國內奶粉企業都去研究國外奶粉到底添加了哪些,“國外加什么,我們也加”,其實從營養學的角度,配方越多元,未必越好,“怎么添加,添加多少,怎么混合”都會直接影響奶粉的營養質量。

 嬰幼兒奶粉研發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及產品效果的研究。國外母乳庫已有超過100年歷史,美國有6個級乳品研究中心,每賣一磅牛奶會提取1美分用于乳品研究。中國直到2013年,才成立兩家母乳庫,數據嚴重不足。

盡管各品牌奶粉配方差異不大,若要占領市場,奶粉企業均在奶粉“可選擇成分”上大動腦筋。

千萬研發中國“好奶粉”

 一罐900g的奶粉,光看標簽,似乎可以滿足家長對寶寶健康成長的所有渴望:大腦發育、腸道健康、骨骼發展、智力開發、潛能挖掘、情商塑造……

 這些渴望通過一個個新奇的名字來實現:肌醇、牛磺酸、瑞護因子、DHA、膽堿、核苷酸、核桃油、α乳清蛋白、益生元。這些有著一長串名字的化學物質改名換姓,催動著價格標簽上數字的不斷增長。

 眾所周知,嬰兒配方奶粉設計理念是對母乳的模擬,通過分析母乳,了解其主要成分,再將各種配方原料添加進牛乳等中,使之基本滿足嬰幼兒的營養所需。按其定義,它并無神秘之處——所有的配方奶粉都是“僅用物理方法生產加工制成的液態或粉狀產品”。

 但它的出現,對無數小生命來說是了不起的福音。19世紀初之前,得不到母乳喂養的嬰兒,從降臨人世之初便面臨著死亡威脅。1915年,美國醫生戈斯騰博格(Gerstenberger)發明了個以乳為基礎的嬰兒配方,世界上的嬰兒配方食品大多由此演變而來。

 按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李曉東的分析,國際嬰兒配方奶粉已經歷三個階段。代是基本營養型配方奶粉;第二代是加強營養配方階段,核苷酸、DHA、ARA、膽堿、益生元等被逐漸添加到配方奶粉里,它們是目前配方奶粉市場的主流;第三代是模擬配方階段,采用鮮奶制造工藝,液態鮮奶配方生產,保持乳品活性。

 飽受奶粉困擾的中國,一直試圖為奶粉行業尋找出路。最近,中國政府及奶粉企業發誓要開發“適合中國嬰兒成長”的“好奶粉”。

 2014年5月,北京市科委將撥付北京三元集團1077.97萬元,用于“安全健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究與產業化”研發項目。這是北京乃至全國政府首次為嬰幼兒奶粉研發專門立項,并撥付大額資金。

 一時間,輿論嘩然。支持者認為,這種研究必要且緊迫,我國嬰幼兒奶粉的研發已經落后太多。反對者認為,國際標準放之四海皆準,中國不必過于強調人種差異,況且若按照目前透露的三元的研究計劃,政府的1000萬投入遠遠不足。

“有個好點的機器,自己回家也能做出來”

在業內學者眼中,嬰幼兒奶粉并不神秘。

 對于嬰幼兒奶粉的配方而言,世界通行的原則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執行的CODEX標準,這是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和食品與農業組織(FAO)共同定期制定的一系列食品標準。

 該標準在奶粉營養成分的組成和含量,衛生學標準如農藥和殺蟲劑的殘留量,致病菌的檢測,以至于包裝和標簽的表述上有嚴格要求。很多的標準都依此為藍本,根據國情做了微調。

 在我國,嬰幼兒配方食品安全標準規定了必需成分和可選擇成分。必需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這些嬰幼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成分。而另一部分是可選擇添加的成分,其中包括膽堿、肌醇、牛磺酸、左旋肉堿等。沒有在“必需成分”和“可選擇成分”之列的,則需符合相關標準。

 在沒有秘密可言的奶粉業,國內企業基本上是照搬國外。每當國外推出葉酸、膽堿、牛磺酸等營養成分之后,國內企業很快會把這些配方買來,學著加進自己的奶粉里。

“國外加什么,我們也加。”農業部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說。

 北京市乳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三元食品副總經理陳歷俊也表示贊同,我國大部分產品仍處于模仿階段,自主創新少,僅僅參照國外相關產品配方,單純添加某種成分即成為自己的新產品,既缺乏科學準確的依據,也缺少應用評價結果的支持。

 2013年,浙江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劉寧玉等人在對進口、國產各5個品牌的營養成分比較研究后發現,總體上,國產嬰兒配方奶粉與進口嬰兒配方奶粉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含量總體上無顯著性差異,但從個別營養成分的數值看,國產嬰兒配方奶粉比較注重添加維生素、核苷酸等有機小分子營養物質,而進口嬰兒配方奶粉比較注重添加鐵鈣等無機鹽類營養成分。

 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企高管所言,配方研究分為基礎性研究和附加性研究。國外在很多年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基礎研究,中國的企業只不過是把很多已成型的技術,用在自己的產品上,做改良型的科研,因此國內外配方成分差別不大。

 圣元集團董事長張亮也認可這點,他在此前參加南方健言沙龍時,曾玩笑著說,“中外奶粉品質上沒什么區別,主要是微量元素的配比有些差異。而奶粉也不值那么多錢,成本值80元一袋,有一個好點的機器,自己回家也能做出來”。

“價格差距一下子拉開了”

盡管各品牌奶粉配方差異不大,但若要占領市場,奶粉企業均在“可選擇成分”上大動腦筋。

 這些“可選擇成分”往往被企業冠以“特別”二字,以增加噱頭。各大品牌的奶粉企業最喜歡打的一個擦邊球是,某種成分有益,等于奶粉有益,喝了奶粉寶寶能直接獲得這種好處。

 一個例子是,DHA可以補腦,則加入了DHA的奶粉也有益智作用,能使寶寶增強記憶力,變聰明。還有某奶粉品牌稱,其添加的國際專利益生元組合,“是真正能夠模擬母乳中天然存在的益生元的獨特配方”,“能天然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延續母乳的保護”等。

 不僅如此,添加越多特別配方成分的奶粉也會越貴。2013年,國內300元以上的超高端奶粉市場增長逾八成,遠超于其他價格區間。2007年起,眾多國內乳品企業,已開始向傳統國外品牌占領的國內中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發起進攻。

 以近年來常出現在高端奶粉里的OPO脂肪(一種經過技術改造,更貼近于母乳結構的脂肪)為例,國內企業通過申請新資源食品(指我國新研制、新發現、新引進的無食用習慣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食品,多為保健品)作為營養物質添加到配方奶粉里。

因為這類脂肪和母乳的脂肪結構類似,可以更好地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而廣受歡迎。

 最早引進OPO脂肪的一家中國乳品企業高管告訴南方記者,“國外早在用了,但我們想把這個引到國內開辟高端市場,價格差距一下子拉開了。”

 據他介紹,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乳粉只占到20%,乳清粉30%,剩下的都是各類添加的營養物質。“本來添加的東西都差不多,但是為了找到新的賣點和競爭力,大家都去研究國外到底添加了哪些。”

 和藥品一樣,國外新成分的研發過程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即使是購買國外的技術、原料,運用到本國產品上,也要進行相當長時間的改進。因此,真正添加的新配方并不是價格增加的關鍵。關鍵是,從尋找到這一新配方,到應用這一艱難過程的附加成本。

 因此,一旦奶粉企業找到了新的配方,并且應用成功,價格會陡升。現在,市場上凡添加了OPO脂肪的奶粉,如合生元、貝因美、惠氏等品牌的高端系列,一罐價格都會在300-400元。

“原料會貴,但也有理由賣個好價錢。”上述高管毫不掩飾成分添加帶來的市場價值。

配方越多元,未必越好

 從商家利益角度,特別配方的提出是為了大打商業概念,而從營養學的角度,配方越多元,未必越好。

 “營養是整體的效果,如果你不缺這個,吃了不一定有效果。如果你缺,可能才會有效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愿意用木桶原理來解釋——最短的那塊板決定了水桶的容量,同樣,最缺乏的營養素,才決定孩子營養的整體均衡度。

 范志紅不建議家長過于擔心孩子缺乏這樣那樣的營養素,“只要孩子看起來活潑健康,整體狀態很好,證明是健康的,不用單純計較體重和身高。”

但即便這些成分都非常有益,也不代表每家企業都能做好。

 據了解,現階段,我國仍以產品質量檢驗為主要手段,而乳及乳制品富含的蛋白脂肪維生素生物活性肽等,極易受到養殖環境、加工操作和儲運過程的影響,一些富含營養的配方成分,極有可能在一系列的操作后反而改變了功能結構。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全球嬰幼兒奶粉的營養指標基本一致,國際公認可以添加的營養元素也需要經過大量的臨床證據和科學論證。

 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名譽院長丁宗一,也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國際專家組核心組成員,他曾參與了2007年的CODEX標準修訂。在當年討論時,丁宗一所在的專家組得出結論,嬰兒配方粉中成分的含量應達到營養的目的或產生其他益處,在加入非必需成分或所加成分的含量超出必需量后,會增加嬰兒代謝和其他生理功能的負擔。2012年4月,一度被譽為“21世紀的保健食品”的牛初乳,因缺乏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資料,被我國衛生部門禁止添加在嬰幼兒奶粉中。

 “不是都添加進去了是好,怎么添加,添加多少,怎么混合,這些技術問題直接會影響到奶粉最終的營養質量。”陳渝說道。

母乳研究嚴重滯后

 事實上,在商業推動配方不斷多元和進入市場的背后,隱藏著長久以來被忽視的真問題——我國的母乳研究嚴重滯后。這才是導致企業無法自主創新,只能照搬國外的真正原因。

 相比發達來說,在嬰幼兒奶粉的研發上,中國差距明顯。大家都知道通過分析理化指標和細胞學研究,通過人及動物實驗和連鎖實驗證明產品的有效性,證明適合人種,適合本國人才是最有效的。但這種有效性,幾乎從未證明過。

 以母乳及產品效果的研究為例,國內道路漫長。陳歷俊此前對南方記者說,中國現有對母乳的研究,大多用的還是1980年代的數據,主要關注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而國外奶粉大品牌都在持續研究母乳,讓產品不僅模擬母乳的組成,還模擬母乳喂養效果。

“說實話,一千萬根本不多,很多設備都是幾百萬的。”陳渝說。

 國外母乳庫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美國有6個級乳品研究中心,每賣一磅牛奶會提取1美分用于乳品科學研究。中國直到2013年,才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與南京成立了兩家母乳庫,數據嚴重不足。

“在沒有做成之前,先學著國外的。”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乳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羅永康說。

 事實上,在驗證嬰兒配方奶粉安全性、營養學益處和適宜性方面,嬰幼兒喂養試驗的跟蹤調查必不可少。

 一個例子是,某歐美奶粉品牌,在每次配方改進時,都要對超過一萬名嬰兒進行長時間的跟蹤研究,內容包括嬰幼兒存活率、骨骼發育、消化系統、大腦發育和免疫系統等諸多方面,不僅考慮配方奶粉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并且全方位考慮奶粉對智力、免疫,甚至啼哭、吐奶和大便等多方面的影響。

 這也是三元的研發項目中提及的內容,這一項目不僅包括對母乳成分組成的分析、營養代謝的研究,也包括對產品奶粉喂養效果的跟蹤調查。

 但一些專家對項目實施難度提出了擔心。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記者解釋,幼兒喂養試驗調查很不容易,要求幼兒身體素質很相似(雙胞胎)、生活方式基本完全相同,而且要幾年的觀察檢查。

 在丁宗一看來,這一切都是兒科的基礎工作,企業很難完成。要制定符合中國嬰幼兒的配方粉,有賴于兒科臨床研究的生長發育數據,據此判斷營養需求,再做界值點劃定。

 “配方不應該是企業做出來,而應該是研究嬰幼兒特殊營養的醫生。”中國奶業協會乳制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顧佳升也同意上述觀點。

當然,在更多營養學者的眼中,配方奶粉可能沒有想的那么重要。

 范志紅提醒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母乳喂養到兩歲,實際上6個月以后可以吃天然食物了,奶不再是主要的營養來源,合理膳食能滿足幼兒對各種營養的需要。一兩歲時,鮮奶、酸奶都可以飲用,奶粉基本上不需要了。“但奶粉商希望你吃一輩子奶粉。”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飲料 | 核心內容:嬰幼兒奶粉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