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自制食品不能稱為安全新鮮的食品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5-12-02 09:47:28 By 小杜 閱讀(830)

 現在有很多的自己制造的食品來賣,這樣的食品真的能吃嗎?食品安全不能只用嘴說而不用行動來做,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那還會有誰重視呢?所以我們首先要關心的是自己的飲食安不安全。很多人說私家食品是比較安全的,那是不對的,那些沒有任何憑證的私家食品是不能相信的。所以有關部門現在也非常的重視這些問題。

 10月1日起,新版《食品安全法》正式開始實施。其中,首次對網絡食品交易做出明確規定,要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并登記審查許可證。然而,兩個月過去了,法規的落地并不盡如人意,網絡平臺上無證經營的現象仍然很普遍;普通市民對于網購自制食品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有市民認為,自制食品純手工制作,原料更加新鮮。還有市民說,“都是朋友圈里朋友自己做的食品,肯定比外面的安全放心。”對此,專家卻表示,“私家制作”不一定更安全。

現象:多數店鋪仍無證經營

 到現在新法實施已經剛滿兩個月,在“史上最嚴食安法”的約束下,網絡食品交易正逐步完善,越來越多賣家愿主動出示《生產許可證》等產品身份證明,但在部分第三方交易平臺和微店平臺上仍有未亮明正身的“三無”產品兜售,甚至在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號、廠名等必填項上顯示為空白。

 記者在淘寶網上以“自制食品”為關鍵詞搜索,頁面顯示搜索到6200多件商品。隨后記者按照銷量排行選擇了排名前15的自制食品店,在這15家店里,生產許可證、產品標準號等有效證件齊全的僅有6家,另有3家證件不完全,剩下的6家在購買頁面上則沒有顯示。

 在一家名為“草原伊人手工食品”的自制食品店內,出售的內蒙古特產純鮮奶皮聲稱“無添加劑”、“純手工”、“兒童孕婦奶食品”,受到不少買家追捧。根據店家介紹,產品是由牧民手工自制,做的過程如同自家做吃的一樣,還附上了幾張制作過程圖片。然而,當記者詢問賣家為何在生產許可證等項目全為空白時,店家卻表示還沒來得及填上去。

 而在剩下的幾家未標注相關許可證號的自制食品網店里,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一提起為何沒有相關證件號碼,不是說沒來得及填寫,是說還在申請過程中。據觀察,這些網上銷售的自制食品,宣傳的重點都放置在手工制作的全過程,強調原材料和食品的農家味,對于許可證件卻少有提及。

賣家:無證售賣全憑良心

市民李女士每天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

 介自制的秘制鹵菜,微信下單可以同城送貨。李女士說:“開始在網上出售自制食品,是因為親戚、朋友都說自家鹵菜味道好,于是在網上銷售試試,剛剛起步,反響還不錯。”

 李女士表示,來咨詢和購買的客戶,都是通過個人朋友圈和朋友介紹過來的,食品完全憑自己良心做,朋友之間也信任,要說監管和相關食品經營手續,還真是沒有。“平時我還需要上班,這些鹵菜都是家人幫忙制作,也不是專門開店經營,應該不需要辦理什么證件吧。”李女士說,如果客戶有質疑,她可以帶客戶看食品制作的場所和過程。

 “為了讓顧客放心,我把部分食品的制作和包裝過程拍好照,然后貼在網頁上。”網友萱萱在網上出售自制農家醬菜已有三年時間,最初起步時生意并不好做,后來有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中間顧客也有質疑,她將過程都拍攝下來,標注了產品原料、保質期等。

 “我也是學得別人的經驗,很多外地做自制食品的賣家都是這么做的。”萱萱表示,網站平臺的客服已通知她,需要她提供相關的證照,她也在積極的辦理之中。至于食品流通環節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她表示并不知道。

消費者:買與不買看法不一

 “我在網上買自制食品已經好幾年了,這些自制食品的商家,都說自己家干凈衛生,沒有任何添加劑。”市民張先生說,主要原因是這些東西超市買不到,想圖個新鮮,作為辨別此類商品的安全標準,因為大多數都是“三無”商品,他往往只能通過商家的宣傳介紹,憑著感覺下單。

 “當然也曾收到過很‘可疑’的自制食品,不敢吃扔了。”張先生表示,上次自己網購的私家點心,吃起來有點變味了。“沒有冷藏包裝,上面連個保質期都沒有。我咬了兩口扔了,沒敢給孩子吃。我上網抱怨,店主怕我鬧,給我退款了事。”張先生也告訴記者,從這件事以后,自己也不敢輕易從網上買自制食品了。

 黃女士在某事業單位上班,是一家私房烘焙的常客,不時通過微信購買餅干、蛋糕等產品。“蛋糕是朋友制作的,單位同事也都說好吃,店主堅持原材料用最正宗的,價格雖然比一般店面高一點點,但我相信她。”

 黃女士自己從沒想過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不過她表示這家店聲譽非常好,非常信任店主,即使沒有相關證件,也會繼續在這里購買食品。

 市民陳女士表示,只敢買朋友介紹的東西,同城送貨的自制食品經過朋友介紹,相信品質,至于從外地寄來的東西,她不太敢買,怕氣溫變化和運輸等因素引起食品變質。

專家:“私家制作”并非更安全

 雖然私房食品店鋪主以全手工制作來吸引顧客,但僅靠一個家庭廚房和微信賬號來實現銷售,很難保證食品的質量和衛生。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一家蛋糕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說,實體食品店的經營,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對該店鋪的場所、設備、衛生環境、從業人員等進行檢查,合格以后才能獲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生產經營許可證。

 “很多在朋友圈經營的店主都是半路出家,憑著興趣自學了一些制作方法,沒有經過正規學習,對食物制作、儲存等都沒有經驗,這會造成原材料采購、儲存、制作過程中出現問題。”該負責人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明確表示,“私家制作”并不會更安全,相反網絡食品交易存在著較多的安全隱患,“只有良心,沒有相關知識和技術,并不能保證食品制作的安全,特別是在大批制作的時候。”她認為,自制食品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不規范操作,有些生產經營者沒有從事食品行業所需的生產經營許可證,家庭小作坊在經營條件上很難達到衛生安全標準,流通環節上,受到污染的風險也較高,影響產品質量。此外,食品出現問題時,制售者沒有取得經營許可證,無法出具正規發票,消費者維權也較困難。

新規:可向購物網站索賠

 在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網購買到問題商品,即使商家愿意退貨,但手續一般比較麻煩,對商家而言影響不大,反倒浪費了自己很多時間和精力,“當花錢買個教訓,以后不再來這家店鋪是”.

 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首先相關網站必須盡到審核把關責任,不給無證商家提供平臺;其次,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網上無證出售食品行為。此外,食品流通追溯機制應迅速完善,發現隱患能夠及時查找源頭,減小甚至避免造成嚴重后果。

 對于消費者而言,根據新版《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如果在網購食品過程中,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以通過購物網站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生產者索賠。如果購物網站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網站將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網絡商家沒留聯系方式,消費者買到問題食品,可以直接找購物網站索賠。賠償后,再由購物網站向賣家進行追償。

 記者也此咨詢了淘寶網的在線云客服。客服人員表示,消費者如果在該網上發現有違反新《食品安全法》的情況,可以對已買到的寶貝投訴,并提交相關的證據信息,客服會與賣家進行協商處理。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食品 | 核心內容:自制食品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