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葡萄酒產業進軍國際化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6-06-16 10:15:44 By 賀小壞 閱讀(703)

中國葡萄酒論壇正式召開,濱州醫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劉樹琪先生的講話引起了專家和學者的共鳴,本次劉書記的主題為《推進國際化,重塑中國風,努力提升中國葡萄酒產業國際競爭力》。下面是劉書記講話的全文:

各位專家,行業同仁:

 我演講的主題是《推進國際化,重塑中國風,努力提升中國葡萄酒產業國際競爭力》,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論述中國葡萄酒國際化問題:

一、全面認識國際化新趨勢對中國葡萄酒業的挑戰

 當前,國際葡萄酒市場格局不斷變化。放眼全球,葡萄酒新舊世界的角力,使葡萄酒業全球化競爭愈演愈烈。國際化新趨勢對中國葡萄酒產業挑戰空前嚴峻。

 (一)國際市場相對飽和,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巨大,國內競爭日益白熱化。OIV統計資料表明,歐美需求放緩甚至萎縮,全球葡萄酒年消費量約下降680萬升。法國、西班牙等市場相對成熟并飽和,增加市場份額十分困難;而中國人均葡萄酒年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13多億人口的中國,葡萄酒消費潛力極大,面對這個高速成長的新興市場,國際葡萄酒巨頭們把中國市場作為戰略部署的重點,各國葡萄酒云集中國,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已成為全球葡萄酒市場新的戰略重心。根據海關統計,2015年中國進口葡萄酒55.5萬千升,進口額20.39億美元,數量同比增長44.58%,金額同比增長34.30%。中國以其廣闊的市場資源,成為了歐美出口的主戰場,而零關稅下的中國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競爭形勢日趨慘烈。

 (二)國產葡萄酒的短板日益顯現,市場競爭乏力。基礎薄弱,風格雷同,缺乏特色,成為國內短板。產業基礎薄弱,氣候、土壤、市場、消費等數據缺乏研究更新,產區特征、獨特風味物質、影響葡萄酒品質因素等基礎科研不系統和缺失,我國多元化風土資源優勢難以充分發揮。調查顯示,各產區主栽葡萄品種幾乎都是赤霞珠和霞多麗,占70%以上。品種的嚴重同質化,加之企業間相互模仿,使國內葡萄酒產品相似率達到76%以上,彰顯不出葡萄酒的多元產區特色和中國風格。與國際葡萄酒主產國相比,我國在釀酒葡萄品種選育、種植、標準化生產、質量標準與產品質量追溯機制、法定產區制度、地理標志建設等環節普遍薄弱,導致性價比不高、個性和競爭力不強,影響中國葡萄酒國際化之旅。

 (三)葡萄酒產業的動能和發展方式急待調整。動力看,過去是靠生產要素投入,包括人口紅利、資本投入、土地環境等一系列高投入,支撐葡萄酒產業增長。這種增長方式表現為產業層次低、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不強,減弱了我國葡萄酒發展的動能,這種僅靠要素與投入驅動的葡萄酒產業動力亟待轉換。實踐證明,靠資本、勞動、土地要素投入驅動的增長是不能持久的,而創新是引領產業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式看,產業發展粗放、集約化、精細化程度低、重數量、輕品質、追求三高(高端酒、高投入、高價格)、忽視個性與性價比,導致結構不合理,高中低端酒比例失調。由粗放轉向集約、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由同質轉向個性、由重數量轉向重質量和性價比上來,成為葡萄酒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以全球視野和國際化戰略推動產業轉型提升

 國內市場國際化,市場競爭全球化,我國已完全融入全球經濟。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這對”十三五“期間推進葡萄酒國際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葡萄酒企業必須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培養全球化戰略思維和國際化視野,通過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推進走出去戰略,在比較優勢明顯的和產區,配置資源,補齊短板。放眼世界,全球范圍內產業調整和資本要素流動更為廣泛,全球經濟一體化持續深入發展。國外葡萄酒產能過剩帶來的產業調整,為中國葡萄酒企業對外投資合作帶來了新機遇。一些國外葡萄酒企業出于改善資產、效益和拓展中國市場的考量,急于尋求擴大與我國葡萄酒企業的合作。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葡萄酒企業應更主動參與國際資源配置和競爭。煙臺張裕積極”走出去“,已經成為國際化知名企業;中糧長城收購智利、法國知名酒莊,全力實施國際化戰略。還有一些業內外企業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在國際化戰略實施中積累了成功經驗。”十三五“要借鑒這些企業的成功經驗,加快走出去配置資源,在比較優勢明顯的和產區建立優質原料和生產基地,通過跨國并購,提升技術、質量、標準、管理水平,補齊短板,推動我國葡萄酒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

 (二)引進和借鑒國外新理念新機制新模式新業態。前期的對外開放,我們注重的多是技術和裝備等硬件,對新的理念模式機制等軟件重視不夠。比如歐盟的生態理念、日本的六次產業、以色列的農業、美國的納帕模式、法國葡萄酒小鎮、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集群與生態化等,都是我們很好地借鑒經驗,要大力”引進來“為我所用。現階段的國際合資合作,要借鑒吸收這些國際投資承載的新理念、機制、模式和業態,以及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通過引進整合各類要素,豐富延伸葡萄酒產業鏈條,打造包括產業帶、酒莊群、生態區、旅游區等各個板塊的特色城市功能區,帶動旅游、度假、貿易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城市化進程和美麗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最終實現其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共贏。要在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和競爭中,積極消化吸收國外以葡萄酒為基礎,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綠色生態有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模式,家庭農場、小酒莊大產業模式和葡萄酒集中規模生產等發展模式,推動多業態融合復合發展,大力實施”葡萄酒+“,形成聚焦葡萄酒的多元經營新業態,傾力打造一批中國葡萄酒跨國集團。

 (三)推進層面和各級地方政府做好頂層設計,合理進行產業規劃布局、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及出臺扶持政策。作為國際化產業,在國際上各個葡萄酒生產國都有一整套和地方層面的管理制度、標準體系及產業扶持政策。中國要借鑒國際經驗,從一個個地方產區做起,搞好產業規劃和配套法規政策,推行地理標志和法定產區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葡萄區劃工作,逐步推動葡萄酒管理進入層面。地方政府要積極作為,象寧夏產區那樣出臺產業政策,加大扶持獎勵力度,全力推動葡萄酒產業發展。各產區要加強產業監管規制,健全監管和服務組織,推動法定產區制度建設,著力防范傾銷和市場失范,為中國葡萄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良好產業生態環境。

 三、探索培育葡萄酒的中國風格,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國際競爭力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給我國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在國際化的新征程,中國葡萄酒業要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既要有國際視野,更要立足我國多元的風土條件和歷史人文資源,大力探索培育葡萄酒的中國風格,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國際競爭力。

 (一)培育適應中國多樣化風土條件的品種品系和個性化產品產區。風格,即一種葡萄酒區別于其它葡萄酒的獨有的特征和個性。原產地的生態條件、葡萄品種以及所采用的栽培、采收、釀造方式等,決定了葡萄酒的質量和風格,不同產區的氣候、土壤等生態條件及適應性品種不同,可以產生種類繁多、個性風格不同的葡萄酒。何況,中國地大物博,東西南北中的自然氣候、風土條件、土壤類型、文化歷史、民俗風情復雜多樣,是形成個性化產品產區,給當今世界帶來驚喜的多元化葡萄酒的寶庫。

 百年張裕創辦之初,從西方引入124個釀酒葡萄品種,經過100多年的嫁接選育已實現本土化,特別是蛇龍珠已成為迄今惟一被國際上認可的中國培育的獨特釀酒葡萄品種。改革開放以來,張裕更加重視新品種品系的引進培育,在國外優質葡萄產區并購葡萄酒莊的基礎上,實行全球化配置原料、原酒資源,突出產品的個性特色,贏得國際認可。張裕解百納至今累計總銷量超過4.3億瓶,成為全球銷量的葡萄酒”大單品“之一;中糧長城酒業在引進國外品種的基礎上成功篩選出泰納特、紫大夫、小芒森、馬瑟蘭、小味兒多、維歐尼等十多個適合我國沿海產區栽培的優良品種品系,為釀造海岸風格的葡萄酒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國際化的格局下,競爭的重心聚焦在產區,產區的競爭力在于風格與個性,我們要以產區風格和個性塑造為總抓手,引進培育適應我國多樣化風土條件的葡萄品種品系,探尋適合適宜的栽培管理技術和模式,逐步形成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葡萄品種品系,和群星燦爛的葡萄酒產區。

 (二)研究適應消費新群體新需求,特別是農村和城鎮快速發展的巨大市場,以高性價比的個性化產品滿足大眾消費,提升中國葡萄酒的國際競爭力。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消費國際化,主流趨勢是消費的個性化和多樣化。未來的消費需求引發新一輪結構調整和升級,消費特征也由最初的同質化、基礎性消費向個性化、差異化消費轉型,模仿排浪式消費基本結束,消費新群體新需求不斷出現。特別是農村和城鎮快速發育的巨大消費市場,這個新群體新需求的核心訴求是性價比。可以說,個性化和性價比關系著中國葡萄酒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剛剛在上海A股上市的威龍葡萄酒,以有機葡萄的個性和高性價比產品滿足大眾消費,滿足不同消費者對差異化和性價比的需求,贏得了消費者的追捧。因此,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發展,我們一定要尊重消費者,既要以工匠精神潛心做個性突出的酒莊酒,又要生產規模化的高性價比的佐餐酒,以高性價比滿足大眾消費井噴式增長需要,不斷形成中國葡萄酒的國際影響力。

 (三)通過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多措并舉降低生產和營銷成本,提升我國葡萄酒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當前我國葡萄酒行業機械化水平低,過高的人力成本已影響到釀酒葡萄種植業的生存。來自栽培,釀造,營銷和物流成本上升的壓力,給葡萄酒企業國際競爭力帶來巨大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張裕公司、中糧長城等企業開始了新的探索與改革。

 張裕在對全國六大產區進行基礎研究的同時,投資3000多萬元,進行葡萄園標準化種植和機械化改造,成本降低三成以上;中糧長城打造”智能化工廠“,實現對葡萄生長、病蟲害、葡萄園生態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和葡萄酒生產全過程信息化智能管理,噸酒制造費用較上年同期減少342.24元,成本降低26.9%,提升了產品性價比。還有一些企業創新營銷渠道,以互聯網+來嫁接改造傳統渠道,構建國際市場營銷網絡和電子商務平臺。另外,通過跨國并購等途徑,直接獲取境外的研發、營銷、品牌等資源,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葡萄酒企業要以成本控制為重點,壓縮非生產性建設成本,降低栽培、釀造和營銷成本,抓好標準化、簡約化、機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性價比,提升國際競爭力。要結合國際化發展,不斷完善制度體系,規范管理行為,嚴控經營風險,規避文化沖突,限度地將現實的文化差異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將東方文明的精華提升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理念,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管理水平。

 (四)加快國際化人才培養,夯實科學技術研究基礎,提高產品和管理業態創新能力,為中國葡萄酒國際化提供人才支撐。培養造一支高素質的國際化科技研發與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是中國葡萄酒國際化的核心前提。我們要重視葡萄酒產業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開展葡萄酒高等教育與技術教育培訓,培養高素質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和高層次研究型人才;要加強技術研發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平臺建設,通過與國外知名院校、跨國公司建立技術創新聯盟,以及共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戰略合作關系,選派人才到境外訪學研修,到境外合資合作企業工作鍛煉,不斷培養人才的國際化思維、全球化視野和跨文化的科學研究、經營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和管理業態創新能力。同時,我們要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科學研究與經營管理人才,為葡萄酒產業國際化提供人才支撐。

 同志們,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葡萄酒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走好國際化之路。我們必須以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去破解國際化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挑戰;我們必須著眼未來全球市場,有計劃地建設中國風格的葡萄酒文化傳播體系、品牌塑造模式和市場推廣路徑;我們必須結合自身特點和實力,借鑒知名企業成功經驗,創造出一條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的國際化道路;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推動國際化,重塑中國風,不斷提升中國葡萄酒產業國際競爭力,迎接中國葡萄酒國際化新階段的到來!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飲料 | 核心內容:葡萄酒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