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食品安全 > 正文

挑食品別忘了看標簽!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7-11-15 09:36:55 By 小杜 閱讀(732)

 現在社會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中,因此市面上會會出現越來越多不同的,而且也大多數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是消費者在挑選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標簽,千萬要識別這10種“坑人”食品!

1. 果脯≠果干

果脯?果干?傻傻分不清楚,其實果脯營養不及果干。

 果干制品是經過干燥后的水果,此過程中,會損失掉部分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但礦物質和糖被濃縮,含糖量通常可達60%~80%左右。

 果脯是水果加糖煮制后再加糖腌漬而成,維生素和鉀、鐵、錳、鋅等礦物質含量遠不及果干,營養素密度低。而且,果脯在制作過程中常采用熏硫處理保持色澤。

優先選新鮮水果,然后選果干,選果脯。

麥片

2. 營養麥片≠燕麥片

 一般,原味麥片的配料表里百分百是燕麥。而所謂的“營養麥片”,其配料表相對比較復雜,除了燕麥,還加入了別的食材,比如小麥、大米、玉米粉等,這樣使得燕麥片的比例下降,部分“營養麥片”中燕麥片的含量僅有5%,的也不超過40%,而且這些麥片里往往成分多樣,有些會加入植脂末和香精,植脂末中可能含反式脂肪酸。

3. 爆米花≠玉米

 你仔細看配料表,里面幾乎都有氫化植物油的身影。這種爆米花糖多、脂肪多、熱量高,有的還會添加色素以及各種香精,做出五顏六色、各種口味的爆米花,實在不是什么健康零食,大人孩子都要盡量少吃。

4. 果汁飲料≠果汁

 果汁中的原果汁含量較高,而果汁飲料中的原果汁含量大概只有10%~20%左右,高一點的可到30%左右,剩下的主要是水和糖了。因此與果汁相比,果汁飲料的純度與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5. 乳酸飲料≠酸奶

 如果商品名稱是“酸奶”、“發酵乳”、“酸牛乳”、“酸酪乳”等名稱,一般指的是酸奶。而如果是“酸酸乳”、“乳酸菌飲料”、“風味發酵乳”等,往往不是真正的酸奶。是乳酸菌飲料。從營養價值來說,酸奶的乳含量越高越好,建議盡量買乳含量大于85%的酸奶,乳含量太低的可能是調味酸奶等“花樣”酸奶。

6. 牛奶飲料≠牛奶

 不少人認為早餐奶比純牛奶好喝、營養價值高,而且有“紅棗味”、“核桃味”等多種口味,看起來營養更豐富。

 早餐奶其實并非純正的牛奶,而是將純牛奶用水稀釋過,然后加入糖、谷類或堅果、強化營養素,甚至添加了一些香精調制而成,味道香甜。加水稀釋的牛奶,營養素含量有所降低。

7. 日本豆腐≠豆腐

 日本雖然聲稱是“豆腐”,但其中可能一點大豆的成分都沒有,。日本豆腐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輔之純水、植物蛋白、天然調味料等制成,沒有一點大豆成分。

8. 果醋飲料≠果醋

 優質的“發酵蘋果醋”,可用來涼拌菜肴,或餐后稀釋飲用,對健康有益。目前市場上很多所謂的蘋果醋并不是醋,而是甜飲料,是用蘋果汁加醋酸制成,有的產品甚至用醋和蘋果味香料勾兌而成。而且,為了調節口感,加了很多糖,營養價值很低。

9. 巧克力≠黑巧克力

從營養價值來說: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及其他巧克力加工產品。

 黑巧克力含較多可可粉(或稱可可固體),含有較多黃烷醇。黃烷醇是一種抗氧化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壓、血脂,減少心血管疾病與老年記憶退化的風險。另外,選巧克力還要遠離“代可可脂”,此類巧克力不論從口感還是營養價值方面都大打折扣。

10. 全麥面包≠全麥食品

買粗糧制品時注意,不要以為有“全麥”、“粗糧”、“高纖”這些字眼的是健康食品。

 市面上有很多全麥面包、粗糧餅干等食品,乍一看,餅干上有星星點點的麩皮。但可別被表面上的這些麩皮蒙蔽了。小麥粉、精煉植物油、麩皮、白砂糖、起酥油,配料表中的這幾種成分泄漏了其本質。面粉為主,為了改善麩皮造成的粗糙口感,餅干里加了很多植物油,不是健康的粗糧制品。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食品 | 核心內容:食品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