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康師傅品牌動態

公益創新可持續路徑 兩岸選手項目設計理念迥異

食品飲料品牌品牌新聞方便食品 By 東仔 閱讀(596) 2014/8/1

 張志丹是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纖弱而有些靦腆,但在談起公益時,這名大三女孩的語言卻執著而有力,她說:“我堅信,公益其實很簡單。”近日,在“創響新生代”2012大學創新挑戰賽全國總決賽中,由她和其他五位大學生組成的“小題大作”團隊榮獲一等獎,奪得十萬元青年公益項目實施獎金和年度“公益達人”稱號。

 “這是中國第一個趣味性公益問答網站,是一個創新的微公益平臺,展現了人人可公益的理念。”賽事評委、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盛贊“小題大作”公益網站開創了一種既簡單易行又富有成效的創新公益模式。

 公益真的“很簡單”嗎?到底怎么樣才算公益項目創新?公益項目創新的標準是什么?是開辟新的公益領域還是運作高科技技術?它又是通過哪些手段和方式來進行呢?“創響新生代”大學創新挑戰賽的評委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公益項目創新兩個標準

 公益事業發展到今天,應該說到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于是,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力量參與到其中,有商業的力量,有以大學生為代表的新生力量等。這就不可避免地為公益事業發展帶來一些新思路,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

 公益項目如何創新?其實,這不僅是參與這個比賽大學生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時下很多公益機構面臨的問題。因為我們發現,目前公益行業內好的公益項目其實并不多,如果要說,也就那么幾個。此次脫穎而出的“小題大作”網站無疑就是其中的一個。

 張志丹告訴記者,“小題大作”網站的創意靈感來源于聯合國(微博)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旗下的一款公益性質的網頁游戲FreeRice.就是通過簡單、有趣、透明的方式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參與公益、貢獻愛心、收獲知識,網友每答對一定數量的趣味百科問題,就能使公益項目得到相應數額的物資捐助。

 “項目創造了一個三方共贏的創新公益機制,通過互聯網搭建一個公益平臺,將公眾、企業、受助項目匯集到一起,企業做公益的同時推廣品牌,網友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方式參與公益,而受助者則可獲得更多的幫扶。項目具有創新性、可行性。”徐永光說。

 “可行性是公益項目創新的重要特征。”作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研究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總干事,姚曉迅已連續兩年擔任“創響新生代”2012康師傅-早稻田大學創新挑戰賽的評委了。他認為捐款人捐款的目的不在于社會問題本身,而看重的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是具可操作性的。”

 “同時,公益項目創新還要有可持續性。”姚曉迅表示,一個創新的公益項目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形成持續的社會影響力,而不能單純地以籌款的多少,手段是否高科技為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華俊也認為,可持續性是公益項目創新很重要的特點。他給“小題大作”項目的評語就是:“項目拓展了更多的愛心企業和公益機構,引入了社會資金和增加了有益于公眾了解知識的題庫,具有可持續性。”

創新與“新媒體”關系不大

 2011年10月網站上線至今,“小題大作微公益”設計了8個公益項目,已吸引了84818人參與答題,網友們共同答對了1046716題,累計促成了25443件物品的捐贈。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不能不說,“小題大作”公益項目的成功得益于網絡這一新媒體。公益項目的創新,離不開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創新,也因此成為此次創新挑戰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對此,徐永光表示,新媒體是一種非常好的催化劑,有利傳播,也方便公眾參與,解決了公眾捐款難的問題。“希望工程曾發了一百萬張明信片方便公眾捐款,但現在捐款不用出門就能實現。”

 “說到底,創新就是指項目自己想來的,不是抄別人的。所以說,公益項目不一定和新媒體相聯系,但新媒體確實為公益項目創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徐永光說。

 “微博、播客(視頻分享)、博客、SNS等‘新媒體’確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更多的受眾以及更多的服務方式。但這并不等于說公益創新就一定是高科技的。”姚曉迅認為如果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新媒體”上,反而是一種限制。“畢竟,公益項目一定是要落在實處的,變成一種行動。”

 著名公益人士王文華則表示,簡單地探討“公益項目創新是否借助新媒體”沒有多大意義,“重要的是,公益項目應該怎樣借助于新媒體,讓更多的力量來關注公益事業,推動公益事業發展。”他認為公益項目的設計應該考慮怎樣整合每個機構的資源優勢的平臺,來推動整個社會做公益,對慈善事業的關注。

 “創新是相對傳統而言的。但不管怎樣,公益慈善其實沒那么復雜,就是一種日常生活。”姚曉迅表示,捐款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所以要聽從內心的召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從此次參賽的一些項目來看,可以說是‘寓善于樂,用快樂的方式從事公益。這樣會有更多的人來做公益,更生活化,更快樂一些。比如說’妙趣橫聲‘項目組就是通過玩的方式,來消除外來務工子女的語言障礙,幫助他們提高普通話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王文華也認為一個創新的公益項目應該是生活化的,是能讓更多的人樂于接受的。

臺灣和大陸選手表現各異

 作為以公益為主軸的系列年度賽事,今年是“創響新生代”康師傅-早稻田大學創新挑戰賽舉辦的第三年。大賽以年輕人為主體,通過對他們公益項目的評比、優化和引導,持續為青年人提供實踐公益、留學世界名校的機會。

 截至目前,已經有16位來自康師傅創新挑戰賽的優秀選手在早稻田大學就讀。“創新型人才是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前進的驅動力。我們賞識青年人的才能,并且愿意為那些心懷夢想的人搭建平臺,這是康師傅的人才觀,也是創新挑戰賽的立足點。” 康師傅執行長室幕僚長柯元達表示。

 在評審過程中,徐永光發現:“一是今年大部分參賽選手都曾經參與過志愿服務活動,當代年輕人參與公益、樂于奉獻的熱情很高;二是不少參賽項目,尤其是此次晉級決賽的十強都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可操作性,能夠結合實際需求,突出特色,由點及面地逐步復制和推廣,很好地詮釋了’小公益、大行動‘的活動主題。”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關部協理陳功儒也表示,企業就是想通過“創新挑戰賽”的形式,激發年輕人創意,創作出富有活力創新的公益項目。

 本屆大賽評委、“多背一公斤”的創始人安豬表示:“與大陸選手相比,臺灣選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敢于做’小事‘.無論是倡導凈灘活動的林藝,鼓勵聽障人士騎車環島冒險的簡夢軒,或是針對夜市外帶食品提議少用一個塑料(10620,5.00,0.05%)袋的楊慧姿,他們所關注的其實就是身邊的日常小事,因此,在項目闡述的過程中,他們的計劃也顯得更為務實與聚焦,這也是年輕人做公益時需要注意的一點。”

 “臺灣學生的項目很具體,可操作,沒有包打天下的意思。”徐永光認為,此次大賽臺灣有三個項目入圍前十強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相反,他覺得大陸年輕人的很多公益項目則不盡如人意,“急功近利,老是想’包打天下‘,青年人當然要有偉大的理想,但偉大的理想一定要從小處入手。”徐永光說。

 王文華則認為兩者的“方向不同”.他認為臺灣選手設計的項目比較活潑,比如英語教學、騎自行車或是親近海灘等方式;而大陸選手的項目設計則比較沉重,比如來自重慶大學賽扶團隊孔凡林的“涪陵農業合作社項目”就關懷到整個馬武鎮農民面臨的困境。“兩者是生活與深刻的對比。”

 “而且,臺灣選手關注的是怎樣讓一個人快樂起來,而我們關注的則是讓被資助的人們如何吃飽、穿暖,生活得更好。看的方式和切入點不同,所以使公益項目設計上存在差異。”張志丹說。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康師傅

康師傅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司」),總部設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天津市,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面、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經營。公司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本公司的大股東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分別持有本... 查看本品牌>>

對康師傅品牌有興趣,在線留言咨詢

您的姓名:
*必填
聯系電話:
*必填
聯系微信:
回訪時間:
代理區域:
*請選擇您想代理的區域
留言內容:
 


我已閱讀并同意隱私權相關政策
驗 證 碼:
 
溫馨提示:留言后即可查看聯系方式并享受廠家更多優惠和支持!

快捷留言>>

核心內容:公益創新可持續路徑

品牌熱榜

 
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