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關于中餐國際化論壇上的講話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5-04-17 09:16:42 By 東仔 閱讀(1049)

一、商業經濟新常態與新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表現為:經濟發展速度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會議認為,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在消費、投資、進出口、產能、創新、市場、資源環境、風險化解和宏觀調控九個方面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品流通產業取得長足發展,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新型業態不斷涌現,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商業經濟也出現新的階段性特征。

(一)商業經濟成長為基礎性、先導性產業

1.企業數量大,從業人員多

 目前,我國內貿流通領域業人數超過1.4億,約占第三產業業總數2.96億的48.2%.根據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3年末,在內貿流通領域中的批發和零售企業有281萬個,數量居我國第二、三產業各行業位;從業人員3315萬人,居第三位。有批發和零售個體經營戶1643萬個,從業人員4167萬人,個體戶數與從業人員數均居各行業之首。

2.社會消費品總額規模大,人均進步快

 據統計局數據,2013年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8萬億元,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不考慮價格因素,是1978年的153倍。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水平按不變價計算,是1978年的14.4倍。

3.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基礎作用

 商業作為從事勞動價值交換的產業,也是不可替代的民生產業。從1978年至2013年的36年中,三大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消費居的有20年,投資居的有13年,凈出口居的有3年。馬克思關于沒有生產沒有消費、沒有消費沒有生產的科學論斷,已經逐步成為現實。作為國民經濟運行的血脈和神經,我國商品流通業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

(二)消費增速快于經濟發展增速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反映社會消費的重要指標,內涵與增加值不同。但其發展趨勢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關聯度大,走勢相同。統計表明,1979-2013年,社會消費品總額年均增長15.4%,批發和零售業平均每年增長10.5%,都快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9.8%的速度。今后,隨著我國經濟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批發和零售業的增速也會相應下降,但快于經濟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

(三)商業發展方式發生根本變化

 以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供應鏈、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流通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取代一、二、三、零的批發方式及單店經營模式,成為新常態。

 我國限額以上的連鎖經營企業銷售額在十二五末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將達到20%左右。零售百強企業基本上全部實行了連鎖經營的組織形式,2013年實現的銷售額占社零總額的11.7%.

 我國2013年全國貨運量達410億噸,貨物周轉量16.8萬億噸公里。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97.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商業企業信息化迅猛發展,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加快融合。

(四)商業經濟結構深度調整

 歷史上公有經濟為主的傳統商業,現在已經形成內資與私營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商業已成為全面開放、市場化程度、活力的經濟領域。

 批發零售企業結構:2013年,全國共有批發和零售企業281萬個,其中批發業占62%,零售業占38%.

 經濟成分及所有制結構:全國批發和零售業企業中,內資企業占98.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5%,外商投資企業占0.7%.內資企業中,國企占1%,私營企業占70.1%,股份有限公司占1.1%,有限責任公司占17.4%.從業人員結構:從業人員中,內資企業占94.1%,港、澳、臺及外資企業分別占2.7%、3.2%.

 商業作為市場化程度、開放度的領域,法制與誠信建設任重道遠,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任務繁重。

(五)創新引領新常態

 全面開放的商業也是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的領域,各種創新異常活躍。除了商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體制創新以外,商業模式創新更是日新月異。

 商業模式是指各種生產要素、科學技術、組織形勢、服務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重組的企業盈利模式。商業模式創新空間廣、模式種類多,發展潛力大,競爭十分激烈。具體模式可以學習和模仿,但是,創新的精神和能力才是核心和關鍵。

 連鎖經營、現代物流、統一配送的商業模式是對傳統商業組織形式的歷史性突破,中國與世界的零售百強無一不采取這種現代化的服務方式。沃爾瑪長期居于世界500強的前列乃至首強,是其突出的代表。

 依托現代互聯網與移動終端技術、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網購,使市場統一,難以形成邊界,滿足了購買群體低價、便捷的需要,阿里巴巴與亞馬遜成為成功的典范。

 深刻理解零售與消費的核心和本質,強調服務、體驗、參與、文化,使百貨等業態向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發展,實現網上比較、實體店成交的O2O全渠道模式,既滿足了人們對幸福生活更高的追求,又使實體經濟發揮優勢重獲信心,國美、蘇寧、大商是其典型。

 專業化分工與社會化協作雙向同步發展,使供應鏈、網絡化產生新的競爭力,香港馮氏集團、天津物產、浙江物產異軍突起。

 超市、專賣店、專業店、購物中心、城市商業綜合體各種業態、業種異彩紛呈,社區店、便利店、無人值守購物方式正在蓬勃發展,使消費者不出國門可以享受到發達那樣的消費環境和消費感受。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呈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經濟風險需要及早防范。宏觀層面應當警惕和防范金融風險、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及過剩產能化解方面的風險。商業領域需要加強法制、誠信、體系、規劃方面的建設和標準化與統計方面的基礎工作。解決這些矛盾和困難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這也是我國商業發展的機遇和必由之路。

二、住宿與餐飲業基本情況

 根據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3年末,全國共有住宿和餐飲業企業20萬個,從業人員692萬人;住宿和餐飲個體戶241萬個,從業人員1069萬人,個體戶與從業人數均居第二、三產業各行業第三位。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初步核算經濟數據:餐飲收入278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1199億元,同比增長6.2%.

 我國餐飲業經過兩年的調整,總體上已進入理性消費的正常狀態,各種數據可比性強,基本上適應人均7000多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中等收入消費水平,但是,我國餐飲業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2015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的重點要放在穩住經濟運行上,確保增長、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確保金融不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進的重點要放在調整經濟結構和深化改革開放上,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穩和進要相互促進。

 中餐國際化發展根植于中華文化的土壤,基礎和根都在國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加工食品的原輔材料、加工操作的技術標準、大師的技術等級評定、菜式風格的確定等無不源于中國本土和中華文化。中餐國際化發展應與當地文化相結合,要大力學習和借鑒發達現代化經營的理念和管理技術,積極促進中餐國際化發展。中華美食,世界瑰寶,國際化發展前途遠大,前景廣闊。政府、社團組織、企業要形成合力,加快中餐國際化發展的步伐。

 要特別強調一下食品安全問題。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誠為本,誠以質為根。食品安全是古今中外從政府到廣大消費者都高度重視的大事。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依法治安,以德治安,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中餐國際化發展是一個重大的工程,也是很有意義的主題,這個問題和其他問題一樣,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們自己。

充滿自信地走好自己的路,這是結論。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不限 | 核心內容:中餐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