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食品召回 并非“事后諸葛”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4-08-26 09:09:05 By 菠菜 閱讀(546)

 為規范食品召回、食品停止經營和退市食品處置行為,嚴格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正在《食品召回和停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社會意見。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在全球的各個角落此起彼伏,一次次地觸動人們已然緊繃的神經。作為一種積極的食品安全預防性措施,食品召回制度作為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實施食品召回,絕非是事后諸葛亮.食品召回從屬于缺陷產品召回的范疇,主要是指在不安全食品對廣大消費者造成實際危害前對其進行收回,在上避免或減少不安全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我國在2007年制定并實施《食品召回管理規定》,期間,隨著食品安全環境變化,多次修訂、修整,雖然與經過了多年發展的歐美發達食品召回體系相比,目前我國的食品召回體系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但在全球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復雜、食品行業危機四伏的當下,這一制度仍將會在維護公眾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凸顯召回制度的積極意義

 不管有多不情愿,消費者終得接受并面對這一事實:食品安全零風險從科學角度不能做到.包括陳君石院士在內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專家們正在不遺余力地向公眾宣傳普及這一科學觀念。遺憾的是,很多人因為混淆了食品的制假售假與食品安全問題而堅持認為這是在替政府和食品企業開脫責任。

 食品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其在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儲存等任一環節,均可能因為技術問題、操作流程的缺陷或外在條件的污染等原因而產生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這些問題與在牛奶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這類主觀作惡犯罪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風險,其實質是個概率問題。所以,通過嚴厲的打擊和法律的震懾,可以杜絕違法行為,但卻無法根除風險,科學和實際的做法是通過各種措施將其盡可能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食品安全風險不僅始終存在,且隨著食品生產和食品貿易的發展還在加劇。

 一方面是食品領域的分工越來越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鐘凱博士曾經指出,毫不夸張地說,當你拿起一個麥當勞漢堡或一塊必勝客比薩的時候,也許吃到的是上海的雞肉、河北的面粉、山東的蔬菜、天津的油、北京的調料……數十個企業合作生產出一個食品并不稀奇,即使原料來自數十個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分工合作使每一個食品生產的參與者更專注也更專業,然而,更多的參與者也意味著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風險變大了.

 食品供應鏈(供應商)管理的復雜性是導致食品品牌危機四伏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便是采用了基于GMP(良好操作規范)和SSOP(衛生標準操作程序)的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等當下流行的內部質量管控手段,食品安全依舊會暴露于風險之上。某知名跨國廠商的相關負責人坦承:任何一個企業也無法避免因不同原因造成的產品質量偶發性問題。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情況變得更為復雜。得益于貫穿全世界的食品供應網絡,我們能購買到產自世界各地的食物,日常飲食更豐富多樣;與此同時,食品安全的風險也提升了--食品污染無國界,某個地區的受污染食品會被運送到更廣泛的地區,導致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異國他鄉的大量人口遭受疾病的困擾。

 在上述因素之外,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打下了國情的烙印--食品安全基礎薄弱,制約食品安全的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其中,最讓人頭疼的是食品生產經營者數量龐大、規模偏小、高度分散。

召回制度是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線,更多的是基于安全防范上的考慮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除了危害消費者的健康,還消磨了消費者的信任,從而影響到食品企業的銷售、利潤以及聲譽,一句話,生產者也會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因此,食品企業努力探索如何利用科學有效的體系管理供應鏈,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能時間做出反應,將風險降至,保護消費者。

 食品召回制度由此而誕生。上世紀60年代以后,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首先在美國發展起來,并被相繼引入到包括食品在內的眾多其他行業。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借鑒美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也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體系,形成各具特色的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在維護本國公眾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食品召回并不可怕。在歐美發達,食品召回早已成為習慣性做法。比如,2003年,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實施的食品召回分別為77起和296起;1998-2004年間,加拿大平均每年有344起食品召回事件。我國部分消費者由于對食品召回存在認知偏差,政府一旦公布相關召回信息可能會引發恐慌。事實上,食品召回確有懲戒性質,但更多的是基于安全防范的一種考慮,召回的產品可能是有缺陷或有安全隱患,但未必造成或已經造成損害.以本月上旬加拿大的一樁食品召回為例,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發布通報稱,新不倫瑞克省一家公司正在召回疑染李斯特菌的高麗菜沙拉。受污染的沙拉品牌為拜爾艾農場,包裝規格為227克(8盎司),保質期至8月19日,條形碼為033383652603,在加拿大沿海諸省新不倫瑞克、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新斯科舍、愛德華王子島地區有售。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稱,持有這種產品的消費者可以將產品丟棄或者退回柜臺獲取退款。截至8月21日,尚未出現因食用這種沙拉染病的報告。但加拿大食品檢驗局仍在對這次污染事件展開調查,或許以后會有更多產品被召回。由此可見,食品召回制度并非是事后諸葛亮,確切地說,它是一種消除、減少不安全食品危害的預防措施,是食品安全的一道防線。

 此外,食品召回制度也是食品企業責任成熟和完善的產物。亨氏在剛發生的米粉事件中,召回了有問題批次的產品,同時還預防性地召回了與有問題批次產品使用同批原料的其他批次產品,并設立了早8點至晚9點及周一至周日的消費者服務熱線,處理消費者關于退貨、換貨及賠償方面的問題。

我國食品召回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可追溯體系成為木桶最短板

 無論是當事食品企業還是政府相關部門,都希望高效快速地實施食品召回,但必須正視一點,即食品召回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需要相關各方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每一環節工作需要充分的時間,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或者薄弱都可能影響到整個召回進程。上述歐美發達的食品召回程序都清晰明確,可操作性強,各相關職能部門能高效協作,信息的公開透明也讓公眾能及時了解產品的召回進程,積極響應和參與,并且具有科學的技術支持體系,為風險評估、召回計劃的制定等提供有力支撐。與之相比,目前,我國的食品召回制度還存在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完善。

其中,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是一種旨在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傳遞、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保障消費者利益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體系,依托現代數據庫管理技術、網絡技術和條碼技術,將整個食品鏈,從生產、加工、包裝,到儲存、運輸和銷售所有環節的信息進行記錄、采集、整理,當出現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時,能夠快速有效地查詢到出問題的原料和環節。

 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是建設食品召回制度的基石,是實施食品召回的必要條件。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從政府機構到消費群體都在致力于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設及應用,可追溯體系已成為發達食品質量管理和危機控制的重要武器,并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內容。

 雖然我國《食品召回管理規定》的相關條款對我國建立食品溯源制度進行了規定,如規定食品溯源制度的主體為食品生產者,其應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檔案,行政部門的職責為收集、整理食品召回信息,但這些規定僅是在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建立召回信息的記錄系統,且對生產者沒有建立產品質量安全檔案的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沒有進行規定。

 從我國的現狀來看,我國食品生產企業在建立和完善可追溯管理體系方面的認識及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國際化大型食品生產企業不但按照其全球統一嚴格的供應商篩選標準,在中國建立了供應商篩選管理體系,還建立了從農田到工廠可追溯性的產品質量監管體系,這使企業能夠在時間查出有問題的產品批次并立即采取召回行動,盡努力降低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很多小企業、小作坊,其生產的食品缺乏信息標識,即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造假;食品批號和條碼的管理也是近些年才開始推行,而且由于我國農業生產發展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再加上有些農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很多情況下很難做到證據保全,沒有實施溯源管理制度的保障。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難以順藤摸瓜追根到底,有的即使找到了肇事者,但由于缺乏當時的生產記錄信息,對問題食品也很難實施充分、有效的召回。所以,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不夠健全是目前我國實施食品召回制度面臨的障礙。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食品 | 核心內容:食品召回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