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新食業的新經濟 潛力巨大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6-12-22 08:30:31 By 而立 閱讀(677)

臨近年關,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如期召開,這是在黨中央十八屆六中全會后不久召開的關系整體發展的根本性會議,更是實現良好開局繼而奮進全面小康的關鍵性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決定2017年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方向、目標及政策導向、工作重點的別會議。

 會議召開的當天,《人民日報》發表了長篇述評,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方位”.述評表示,中國經濟正面臨速度換檔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在螺旋式上升的發展歷程中進入了一個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中國經濟的新方位,正是復興之路上的關鍵節點。

 黨報發表的重磅文章--中國經濟新方位,可見其內在的分量,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新方位”這個概念,不僅詞新,而且很有深意,更有整體發展的思路。說到方位,無論是方向感,還是位置感,一語道破天機,那是中國經濟的發展都需要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適時的調整。一個事情的成功,往往是以大大小小的目標為終點,經濟發展好比打高爾夫球,球手首先確定的是目標,即方位;其次是接近目標時如何打,應心中有數,如何完成這個目標,從制定目標到實現目標,應具備戰略方案,戰略步驟和戰略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挺立潮頭、高瞻遠矚,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科學判斷,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開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實踐,以新的有力作為證明著“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決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

 “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微觀政策、改革政策、社會政策,五大政策;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都融入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火熱的‘四則運算’中。哪四則運算呢?對過程產能做減法,對短板做加法,對創新做乘法,對放活做除法。”

 中國經濟新方位,給食業經濟發展指明方向。那么,“食業經濟”的增長點在何處,筆者依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結合新經濟、新方位,認真領會、吃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全部精神,找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有針對性地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市場中出現的新問題。

 要看清“食業經濟”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它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升降而增減,當GDP上升時,食業經濟勢必也是上升的,當GDP回落,食業經濟也隨之下降。在整個食業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僅受大環境的影響,受總體經濟的助力,同時也在起著增加整個國民經濟上升的作用,抑或在更大程度受新經濟的助力才能有大的發展。

 2015年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為11.34萬億,整個發展態勢相對穩定,如果2017年按照GDP目標或定為6.5%的話,食品工業增長會略高于GDP的增長,大約在7%左右,按這個速度,預計“十三五”食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有望達到16萬億元以上。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食品工業持續發展為國民經濟起到支柱作用,在供給側結構改革方面,著力提高了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大了創新力度,加快了轉型步伐,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2017年是實現“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從大的方面看,營改增減稅效果將在2017年進一步體現,國有企業改革是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領域。食品企業如何在發展中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補短板,抓住了這些要素的關鍵,市場問題也可能迎刃而解。

 其次是補短板。必須找準短板,哪些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短板,如何以長補短,這也是個方位問題。在補短板過程中,不能一味的都以常態化的方式出現。只有以長補短才能求得發展,比如說研發能力不足、人才嚴重匱乏、市場拓展困難、成本不斷加大、創新能力有限、資本融入艱難、科技資源弱勢以及如何規避風險等,這些都構成了產業發展的短板,均制約著行業經濟的發展。

第三是提高農產品加工能力、農產品加工突破口在于工業。食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農業經濟和食業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板塊,農產品又是食品加工業的重要渠道,因此要突出農業經濟和食業經濟。近年來,農產品加工步入了黃金增長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蘊藏著巨大優勢和潛力。正如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所言:從基礎和條件看,總量迅速擴大。2015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9.4萬億元,增幅一直比工業平均水平高4個點左右,成為農業發展的新增長級。農產品加工率達到了60%以上,加工與農業產值之比達到2.2:1.從這個數字來看,農產品加工業大有上升的空間,食業經濟的增長點應著眼于縣域食品加工業。

 第四,防止浪費和損失也是一種經濟的增長。目前,農業、食業提質增效能力不足,這些年,盡管政府在貯藏加工方面給予了財政支持,但由于點多面廣,財政投入仍像撒胡椒面,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甚至有些地方連胡椒味也聞不到。初加工環節設施簡陋、方法原始,造成了大量農產品在收獲后白白浪費。據相關調查和測算,我國每年農戶儲糧造成糧食損失200億公斤左右,產后損耗馬鈴薯約1600萬噸,水果約1400萬噸,蔬菜約1億噸。每年農產品產后損失超過3000億元,相當于1.5億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被浪費。隨著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薄弱的初加工環節已經成為制約現代農業與食品行業發展的瓶頸,加快農產品初加工和食品加工到原料產區去發展顯得尤為迫切,因此應擴大政策實施區域科研成果和資金規模,完善必要的配套設施。

 由此看來,抓好新農業、新食業的新經濟,是對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有效補充,更是不可或缺的渠道,潛力猶在。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不限 | 核心內容:新食業 新經濟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