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蒙牛品牌動態

蒙牛和伊利的“千億收入約定”,要爽約了?

好妞妞招商網品牌新聞飲料飲品 By 戚阿東 閱讀(489) 2019/9/4

 3680家A股上市公司是中國龐大企業群體(民營企業就有2000多萬家)中的巨人,而66個千億俱樂部(收入超1000億元)成員又是巨人掌上的明珠。

 千億俱樂部成員所在行業,集中在“能源、銀證保、零售、房地產、航空”等,這個大家庭可能在2020年有新成員進入,因為乳制品行業老大伊利股份(SH:600887)、老二蒙牛乳業(HK:02319)千億口號的時間節點到了:

 伊利2014年提出“五強千億”目標,2020年成為全球乳業五強,營收突破千億;蒙牛2017年提出“雙千億”目標,計劃三年內收入、市值達千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發展質量、人的價值、對未來的投資方面,看千億俱樂部這個目標:伊利穩了,蒙牛難了。

01 發展質量

 我們先看經營結果,2019年上半年:伊利收入449.7億元,凈利潤37.8億元;蒙牛收入398.6億元,凈利潤20.8億元。

 伊利收入比蒙牛多出51億元,凈利潤比蒙牛多出82%。業績差距的背后,我們認為是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戰勝了低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什么?

我們從現金層面和銷售費用層面來說。

 2012年之后,伊利的銷售費用率明顯得到控制,與此同時收入卻實現了反超,也就是說廣告打得少卻能賣出更多產品,這證明伊利的品牌力和產品力要更優異。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強勢,來自2010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品牌升級;獲得IDF頒發的功能乳制品創新金獎,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獲得榮譽;成立亞洲的乳業技術研究院,并攻克研發出乳糖不耐相應產品;上線全稱可追溯系統;成立歐洲研發中心,大洋洲生產基地等。

 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差距,需要營銷費用來填平。所以我們看到,蒙牛的較高的銷售費用率一直持續至今,2019年上半年在繼續上升,而伊利則較為平穩,甚至有一定減少。

 營銷或是產品驅動,決定了企業不同的現金流狀態。品牌和產品更強,有利于對上下游的話語權,能占用更多資源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

從應收、應付票據和賬款能明顯的看到,伊利在上下游的話語權都要更強,2019年上半年:

伊利下游賒賬17.5億元,蒙牛下游賒賬41.9億元。

伊利欠上游105.7億元,蒙牛欠上游70.2億元。

僅此一項,伊利比蒙牛多出59.8億元現金可以用于其他環節的發展提升。

從常識來判斷,銷售費用和賒賬帶來的低質量發展,從長期來看是無法支撐業績的持續增長的。

俗話說得好,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02 人的價值

 一切商業活動,根本的決定因素是人。是否有一個穩定的高層團隊,對公司的業績是決定性的,其關系到戰略判斷力和連貫性。

 伊利的董事長和總裁是潘剛,大學畢業就入職伊利,曾組建液態奶事業部,攻克“乳糖不耐”難題。從基層升上來的老伊利人,有乳業基因。幾個副總裁、總經理助理都是在職十年以上的老人。

 反觀蒙牛,2011年寧高寧時代以來,董事長已經換了四任(寧高寧、馬建平、于旭波、陳朗),總裁也在馬建平接任半年后,由原雅士利總裁盧敏放接替孫伊萍。

 我相信這些董事長都是牛人,從長期看,大概率能夠把公司經營得更好。但如果只有很短的時間,那就不好說了。畢竟任何人對行業的認知都要經歷學習曲線,除非是郭士納這種天才(麥肯錫年輕的合伙人和總監,僅三年時間就盤活了IBM)。

管理層動蕩期間,蒙牛的幾個戰略都沒收到太大的成效。

 首先是各種并購行為,短期的任職必然會催生短期的價值創造方法。比如2013年,蒙牛124.6億元并購的雅士利,收入不僅沒達到預期,反而是連年下滑。有意思的是,2016年雅士利以12.3億港元并購連續多年虧損的多美滋中國,當年這筆交易就為蒙牛帶來了5590.5萬元的虧損。

 再比如2018年,蒙牛在數字化營銷建設領域做戰略布局,以奶昔牛奶慢燃等產品積極探索社交零售,開始拓展微商渠道。但此戰略也沒有給蒙牛帶來預想的效果,據2019年3月27日消息,因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監管漏洞,導致蒙牛“慢燃”陷入了傳銷風波,全新戰略并沒有能夠改變蒙牛。

伊利這十年人沒變,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品質和質量,戰略是一以貫之的。

 蒙牛和伊利管理團隊任職時長不同,在經營結果上的差異一眼可知(可回頭去看看上面10年期的收入和利潤表):

 蒙牛的收入在2012年和2015年有兩個退坡,賣掉君樂寶之后,收入還會有一個大的波動;利潤一直不怎么穩定,出現幾次停滯,甚至還出現虧損狀況。

伊利的收入和利潤都很穩健,十年里有九年保持增長,確定性比較強。

不同的發展理念和不同任職時長的管理團隊,奠定了不同的前景。

03 投資未來

投資就是投未來,誰未來前景更好呢?

此前的一篇研究報告里我們提過,國內乳制品行業基本上已經到頂,從我國牛奶歷年的產量可看出。

 但牛奶產量的總盤子到頂,并不意味著乳業企業就沒有發展空間了。對于伊利和蒙牛來說,機遇出自這些方面:國外擴張(尤其是東南亞)的機遇;國內擴張(份額提升、新品類)的機遇。

國外

 伊利2018年收購泰國冰淇淋企業Chomthana,借此快速進入泰國,并依靠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能把自身產品快速輻射東南亞;今年3月,收購已有80年歷史的新西蘭乳企Westland100%股權,獲得高質量的原奶產量,以及全球40個國家的渠道,國際化戰略再下一城。

 相比之下,蒙牛在國際布局上則比較落后,只是在新西蘭和印尼有生產基地,渠道劣勢造成向外輸出的能力不足。

國內

 據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Nielsen)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伊利和蒙牛在常溫奶領域的份額為65%,低溫奶領域的份額為44%左右,從長期看,這兩大巨頭的競爭優勢還是挺大的。

 其中伊利的發展質量更高,份額提升的潛力更大。今年上半年伊利的重點單品和新品,包括“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 “金領冠”“巧樂茲”“甄稀”“暢意100%”等,其發展趨勢(即同比30%的增長)可以佐證。

 那為什么伊利的產品力更強呢?其實還是來自于研發的支持。2019年上半年伊利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14%至2.01億元,而蒙牛去年全年研發投入也就1.59億元。

 研發的強勁,還帶來新品類的機遇,畢竟伊利在渠道這個快消品關鍵能力上遙遙領先,截止2018年有500萬個零售網點,完全有能力在常溫乳酸菌飲料、豆奶、能量飲料和包裝水等細分飲品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04 結語

 在發展質量、團隊穩定性和未來前景方面,蒙牛都要弱于伊利,這種情況下其2019年~2020年要實現遠超伊利發展,必須新增310億的收入,每年收入增長要達到20.4%才能完成千億目標,這在從成本里扣錢的乳業行業是非常難實現的。

 另外還必須考慮到,蒙牛今年7月宣布41億元賣掉君樂寶之后,少了百億級別的業務線,還必須把這個收入空缺填補上。

 反觀伊利,2018年收入795.5億元,每年完成12.1%的收入增速就能完成千億目標,難度不大,很有可能提前完成任務。

伊利和蒙牛的“千億收入約定”,你怎么看?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康師傅

蒙牛

本著“致力于人類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務商”的企業定位,蒙牛乳業集團在短短十年中,創造出了舉世矚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跡”。從創業初“零”的開始,至2008年底,主營業務收入實現239億元,年均遞增104%,是全國首家收入過200億元的乳品企業。主要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查看本品牌>>

對蒙牛品牌有興趣,在線留言咨詢

您的姓名:
*必填
聯系電話:
*必填
聯系微信:
回訪時間:
代理區域:
*請選擇您想代理的區域
留言內容:
 


我已閱讀并同意隱私權相關政策
驗 證 碼:
 
溫馨提示:留言后即可查看聯系方式并享受廠家更多優惠和支持!

快捷留言>>

核心內容:蒙牛

品牌熱榜

 
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