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舌尖2完結 網評:先煽情再隨便炒倆菜

來源: 食品飲料新聞資訊 | 2014-06-04 09:23:08 By 菠菜 閱讀(1002)

 每周五晚,一邊看《舌尖上的中國2》一邊吐槽,已成了近一個多月來吃貨們的“樂趣”,隨著第七集《三餐》的播出,《舌尖2》終于在“口水”中謝幕。不管《舌尖2》節目組如何解釋人文的重要,以及抄襲、造假等各種質疑,與《舌尖1》的純粹美食相比,《舌尖2》硬生生被指拍成了四不像的“雷劇”。有網友如此評價:“《舌尖1》是圍繞美食、食材等敘述故事,天然無雕飾,而《舌尖2》更像找了個煽情的故事,然后讓主人公隨便炒倆菜。”

故事?從“眼淚”到“口水”

 外界聲音指出,《舌尖2》主觀意識上貶低了美食,而刻意去打人文牌,突出社會熱點,涉及有候鳥打工族、留守兒童、應試教育、家長陪讀、空巢老人等,但因分集導演水平不一,美食、故事的拿捏相差萬里,致使矯揉造作出來的《舌尖2》有些不倫不類。

 自集《時節》開始,“故事”成了《舌尖2》的主角,濃濃的鄉愁被著力渲染,而蜂蜜鰻魚、煙熏臘肉、雷山魚醬等美食則成了陪襯,成了刺激眼睛、奪人淚水的“洋蔥”。相比《時節》、《心傳》中本幫菜廚師世家、掛面老人的故事,雖也有喧賓奪主之嫌,但扣三絲、油爆蝦、陜西掛面等還是讓觀眾印象深刻。

 第三集《時節》與第四集《家常》則是兩個極端,前者為避嫌刻意增加美食鏡頭,但被指結構有些零亂。后者故意挑戰觀眾底線,提琴女孩的故事跑題八萬里,美食更淪落為煽情的下腳料,至此《舌尖上的中國》被認為“華麗”轉身為《舌尖上的中國人》。

 第五集《相逢》的關鍵一戰,故事、美食完美結合,成功挽救了《舌尖2》,之后的《秘境》和《三餐》也都吸取教訓,雖也有人文,但不再扎眼。對于“吃貨”來講,美食固然讓人垂涎,但也并非排斥人文,之所以《舌尖2》的故事引來眾人吐槽,關鍵是節目組“沒有金剛鉆,偏想攬個瓷器活”。有網友指出,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還是保守點拍好美食,至于社會責任,不是一檔美食紀錄片所能承擔的,況且說教最為觀眾反感。

抄襲?“抄襲”扯皮“致敬”

 《舌尖2》的“抄襲門”要從集《腳步》說起。節目播出后,有網友指出該集有數個橋段與BBC《人類星球》很相似,特別是白馬占堆爬樹為弟弟采蜜的那一段,“爬樹的拍攝角度、手法以及父親出現的時機都一樣”,總導演陳曉卿對此回應稱是“致敬經典”。

 網友說“抄襲”,導演講“致敬”,二者孰是孰非很難去下結論。但《時節》中涉及飛魚的5個鏡頭,被指照搬BBC《生命》的素材。分集導演胡博解釋說,“5個鏡頭都有BBC授權,無論在流程上還是法律上都不存在問題”。

 總之是網友這邊“起火”,節目組趕緊“滅火”,一來一往中,《舌尖1》積累的好口碑也快被燃燒殆盡。

造假?砸了“舌尖”招牌

 至于造假,網友、節目組也都各執一詞,但也無外乎因觀眾對《舌尖2》的失望,所謂“愛之深恨之切”。

 植物學博士顧有容質疑集《腳步》中采蜂蜜的鏡頭有明顯問題,藏族孩子開始爬的是一棵針葉樹,而正面鏡頭則是高山櫟,“根據專業知識判斷,這里的蜂巢也不可能那么高。”

 針對此,分集導演李勇回應稱,拍攝高處取蜜片段是出于安全因素考慮才“換樹”。業內也有觀點認為,情景再現的操作手法,算不上造假。

 有業內同行的支持,“采蜜造假”這一頁算是掀過去了,但網友又發現,同一集中,1/8秒釣起跳跳魚的高人并非楊世櫓,而是請隔壁村的“釣跳跳魚”當的“替身”。至此,陳曉卿再無可辨之詞,只表示“我也是首次聽說”。

 第四集《家常》中,河南母女畸形的價值觀最為人詬病,有網友爆料,提琴女孩并不貧苦,她是該集導演夫妻公司旗下藝人,故事存造假嫌疑。節目組隨后也辟謠,否認內容造假,分集導演與片中主人公無利益關系。

 不難發現,《舌尖2》播出后,節目組只忙于解釋、辟謠,但越解釋越亂,越辟謠吐槽越多,不知所措下,陳曉卿等主創關閉了微博評論,不再溝通。無可否認,《舌尖2》沒能延續《舌尖1》的神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行業分類:食品 | 核心內容:舌尖2

  • 2024/9/20至2024/9/22

  • 2024/11/8至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