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手機掃一掃下載
    好妞妞官方

    找產品 招代理 更方便

  • 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
    好妞妞官方

    更多商機 更多資訊

產品
幫您找
雀巢品牌動態

中國將成雀巢咖啡的市場

食品飲料招商網品牌新聞飲料飲品 By 小杜 閱讀(446) 2019/9/25

 初春3月,云南普洱的天氣已猶如炎炎夏日,趁著這火辣的驕陽,雀巢也迎來了自己的一個重要時刻。

 3月23日,雀巢公司投資的全球雀巢咖啡中心項目在云南普洱正式啟動。基于對此次活動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雀巢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薄凱,亞洲、大洋洲、非洲區總裁龔萬仁以及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張國華等均專程飛赴普洱,出席了此次啟動儀式。

 在媒體采訪環節,保羅·薄凱也向記者透露,雀巢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發展,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潛力,“毫無疑問,中國也將是雀巢未來的市場。”

雀巢咖啡中心落地普洱

 雀巢在普洱成立雀巢咖啡中心,目的在于幫助當地的咖啡種植,踐行“創造共享價值”理念。據了解,此次成立的雀巢咖啡中心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兩大功能區,一部分為雀巢咖啡種植培訓中心和生咖啡豆檢驗室,為咖農、農學家和咖啡專業人士提供交流和培訓;另一部分為品質保證實驗室與綜合處理倉儲設施。

 隨著當地咖啡豆產量的不斷增長,該中心將為保障咖啡豆采購提供產收加工設施,以及基于國際標準的優質采購和檢測基準。

 張國華表示,“雀巢以普洱為基地,致力于在云南發展咖啡種植。近30年來,通過與當地政府和廣發咖農攜手合作,在提升咖啡產業的同時,農業社區的發展和咖農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是雀巢創造共享價值理念的體現。”

 事實上,雀巢咖啡中心項目也是“雀巢咖啡計劃”共享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該計劃啟動于2010年,規劃在2020年前投入26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各地開展咖啡項目。在增加直接采購量的同時,也為咖農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當地咖啡產業生產優質咖啡。

 保羅·薄凱向媒體介紹稱,雀巢咖啡計劃的終目的是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在全球各地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這一計劃的目標之一是培訓,自從該項目在普洱實施以來,每年平均為2500人次提供培訓。另一個目標則是實現咖啡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年是雀巢成立的150周年,計劃會考慮到下一個150年。

“中國市場潛力非常大”

 對于云南來說,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咖啡已逐漸成為云南,尤其是普洱的代表產業之一,普洱市也因此獲得了“中國咖啡之都”的稱號。而對于雀巢而言,入駐中國30年后,也培養和帶動了中國的咖啡消費習慣。保羅·薄凱認為,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潛力。

 如今,中國已成為雀巢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市場。但雀巢也正面臨著其他品牌的競爭,其中包括星巴克、costa,以及本土成長起來的咖啡企業。

 據雀巢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度盈利91億瑞士法郎,比去年同期下滑37%,銷售額也由2014年的916億瑞士法郎跌至888億瑞士法郎,雙雙低于預期。

 雀巢公司認為,此前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銷售疲軟拖累了雀巢的業績。不過,中國市場去年底表現出增長勢頭。

 針對中國市場仍面臨的挑戰,保羅·薄凱表示,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雀巢在中國已推出不同業態的產品。

 事實上,近年來,雀巢一直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并通過并購、合作的形式加碼中國市場,如收購徐福記、銀鷺、太太樂等中國本土品牌。同時,雀巢還在全國建立了北京、上海、廈門、東莞四個研發網絡,用于對中國本土產品以及雀巢全球產品的研發支持。

 張國華向媒體介紹稱,“這個研發網絡不只是做技術化生產方法的研究,因為我們也非常偏重對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和消費者的追求變化的理解,從而運用這些概念研發出新產品。”

 保羅·薄凱認為,一系列的并購是與雀巢食品本土化的戰略相關,雀巢進入中國需要與本土口味和需求相結合。“我們希望成為這個市場的一部分,不只是說國際品牌到這兒就強加給這個市場。根據這個原則,我們與本地品牌并購,其實是為品牌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比如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支持,并帶來更大的發展,希望這樣長期不斷的努力來創造與當地消費者更接近的品牌。”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圖文僅供行業學習交流使用,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及文章內容中圖文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未經本站核實,僅供讀者參考。
康師傅

雀巢

雀巢集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6年的瑞士。 查看本品牌>>

對雀巢品牌有興趣,在線留言咨詢

您的姓名:
*必填
聯系電話:
*必填
聯系微信:
回訪時間:
代理區域:
*請選擇您想代理的區域
留言內容:
 


我已閱讀并同意隱私權相關政策
驗 證 碼:
 
溫馨提示:留言后即可查看聯系方式并享受廠家更多優惠和支持!

快捷留言>>

核心內容:雀巢咖啡

品牌熱榜

 
關注度